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73|评论: 5

[生活•情感] 红色记忆——嫘祖故里新文化运动的播火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嫘祖故里新文化运动的播火者

                                                                                 中共盐亭县委党史编辑室张禾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孔学博大”。康有为遥相呼应,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他还说“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面对这股反动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那么地处西南内地的盐亭似乎就远在“玉门关”外了。

  其实不然。在盐亭宣传、实践“民主”“科学”的大有人在。杨廷虞,本名廷烈,字治襄,于1895年农历7月12日出生在盐亭县鼎新场(今林山乡4村)。22岁进入潼属联中(校址在三台县城)学习,受到新思想影响。后经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在北京成立的留法勤工俭学会组织,留学法国。

  其时的法国,与留学生们心中的“自由、民主、博爱的圣地”的理想相去甚远。由于饱受一战之苦,法国民生凋敝,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留学生们的勤工俭学成为泡影。杨廷虞与成都首届赴法勤工俭学同学罗南、陈文相聚,离开法国,辗转马来西亚、新加坡,经当地华侨团体帮助,杨廷虞谋得《南洋商报》编辑工作。两年后,再赴法国马赛中法大学勤工俭学,在不断接受新思想的同时,杨廷虞深感祖国经济的落后,实业救国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于是他投入全部身心,认真学习欧洲的园艺技术、果树栽培,后因父亲病故,于1925年回国。

  杨廷虞回国后,不改初衷,积极投身于宣传“民主”“科学”的活动。不久,经留法同学何嘉谟(四川营山人,地下共产党员)介绍到28军邓锡侯军部工作。邓锡侯欣赏杨廷虞才干,知道他有办报的经验,于是出资支持杨廷虞创办了《成都快报》,报社地址在春熙路的锦华馆。在杨廷虞的精心运作下,《成都快报》的“快”名不虚传,每日出版时间比其他报社早4个小时,内容大多是抨击时弊、宣传“民主”“科学”新思想,一时声名鹊起,成为当时蓉城影响较大、发行较广的报刊。

  杨廷虞不仅是盐亭用“言”宣传“民主”“科学”第一人,更是盐亭用“行”来实践“民主”“科学”第一人。1928年他在成都华西坝“南台寺”买了20亩土地,建起果园、苗圃,开办养鱼、养蜂等园艺,工作闲暇,便亲临园中劳作,并给园艺工作人员王季高、王朝堂以及实习的弟弟杨廷绪、外侄陶文祖等讲授园艺知识及果树栽培技术。杨廷虞的果园,除了栽培本地柑桔外,还引进外地乃至外国果树品种,如苹果、雪梨、葡萄等。单是葡萄就有不同色彩、形状四个种类,美其名曰“美国葡萄”。后来他将这些优良果品带回盐亭灵山铺栽种,并逐渐发展至县境内玉龙、柏梓、城厢等地。

  毋容置疑,杨廷虞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盐亭人民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古老的嫘祖大地。作为嫘祖故里新文化运动的播火者,他名至实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盐亭的红色历史,尚望盐亭历史界知名人士多多指点,以利于正能量的传播!谢谢!

发表于 2016-12-2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盐亭曾经有过的过去,一定会关注盐亭的未来!

发表于 2016-12-2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2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25 15:54
我爷爷的二叔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