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刚购置的新车,其专属的车辆合格证编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等身份信息,莫名其妙被其他车辆注册,导致新车无法上户。这事儿,在全国比比皆是,共有1229辆汽车被抢了“户口”。车企、经销商都不明白是为什么,只能召回。这些怪相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专业的盗骗汽车犯罪团伙,几天之内,一辆赃车就可以变成有正式“户口”的合法车辆。四川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查获涉案车辆近百台
●案发
>>二手车交易牵出售卖赃车大案
2015年12月31日晚,宜宾城郊二手车老板周强向小张兜售一辆本田轿车,原价14.5万元,卖价8万元。面对如此低廉的价格,小张怀疑这是一辆赃车,于是报了警。
警方侦查发现,这的确是一辆来自成都的被盗车,其发动机号、车架号已被篡改。周强辩称车辆是一个名叫刘辉的男子委托其售卖。警方顺藤摸瓜,发现在刘辉经营售卖的8辆汽车中,有5辆为被盗车辆。其中一辆本田雅阁轿车甚至已在车管部门成功上户,摇身一变成为合法车辆。
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通过篡改车架号、发动机号,并从网上购买了车辆合格证和发票,骗过了车管部门。”
经警方侦查,刘辉购买的车辆合格证等全套手续均是从一名为“成都数据王”的男子手中购得。警方随后在成都将其挡获,并从其手机、电脑中发现大量数据及一个涉及全国多地的“盗、骗、改、洗、销”特大网络犯罪团伙。
>>“出生证”被抢注,上千辆新车无法上户
4月初,省公安厅先后在绵阳、成都、河南、山东等地,对涉案人员展开抓捕,并逐渐撕开了这条密不透风的黑色产业链。
在与交管、车企和4S店联系沟通、逐一查证后,专案组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在办理新车上户手续时,本属于该车的合格证信息、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等36项原始数据,早已被另外的车辆注册,导致刚从4S店提出的车辆无法上户。
“这如同新生儿还未上户口,出生证就被人抢注了。”专案组成员说。
公安部收到四川报告后,利用全国数据梳理并给车企发函协查,发现类似的案情在全国比比皆是:广东140辆、四川25辆、河北87辆、山东70辆……全国共有1229辆汽车被抢了“户口”。
●调查
>>黑客浮出水面,倒卖千余条车辆信息
6月6日下午,河南焦作市武陟县,一家车辆生产公司刚上班,一队民警突然而至,将数据管理员郭斌从办公室带走。
郭斌就是偷偷利用办公室电脑,入侵我国车辆合格证数据库、窃取倒卖车辆信息的黑客。他设法拿到了进入车辆合格证数据库的电子钥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总共窃取了1000余条车辆信息。
今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331名,缴获涉案车辆425辆。截至目前,四川警方已将6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查获涉案车辆近百台。
●揭秘
>>偷数据:几分钟就可搞定
“黑客”郭斌说,负责制作假合格证的张晏会不定期给他发送赃车信息,他接收后,根据赃车的车型、颜色等,利用电子钥匙进入车辆合格证数据库,找出匹配的36项原始数据。查询过程十分简单,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郭斌只对张晏服务,每传出一套数据,就收取500元至1000元的“服务费”。
>>卖数据:一年获利100多万
张晏说,得到郭斌发来的数据后,他会推算生成一批车架号,并把号码报给郭斌,以便抢先上户。随后,填写机动车合格证信息,盖上假公章,一个假证便被炮制出来。
接下来,再交由下线将已经制作好的假证在网上进行兜售,并将收购来的被盗抢、走私等非法车辆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进行篡改,到车管部门登记入户。
张晏在一年间获利100多万元。
>>销赃:通过“微商”转手黑车
李清是一名大三学生。2015年11月,他开始尝试卖赃车,奥迪Q5卖7万到8万元,本田CRV卖4万多元。每介绍成一笔生意,就能从中获得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茶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