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那天是个难得的艳阳天。中午准备在太阳坝下眯一下,晒晒太阳。
突然接到老家朋友电话。朋友的老爸24日因为给树修枝坠落受伤。全身多处骨折(肋骨、腰椎等处),在县医院观察了5天。县医院不敢做手术。后来发展成胸腔积液。需要把病人转来成都华西医院急诊科。
作为成都省人,义不容辞。打起精神,开车去华西,把车停好,到急诊科等到。华西急诊科停了好几辆地方医院的救护车,还停了2辆警车。急诊科内到处人山人海,行色匆匆,空气混浊让人窒息。
大约下午2点,朋友的救护车到了。随车的护士、医生把病人交给华西急诊科,换了担架,和当班医生沟通后就让我们在外等,然后就走了,就走了!这就是病重病人的转院吗?怎么和想象中不一样呢?在忙里忙外的时候我上衣口袋里的停车卡居然不见了不见了(出去的时候只有补卡,50元)!
等啊等啊终于叫我们了,已经下午3点了。当班医生简单问了问情况,装模作样(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因为我看他就不像是认真查看!)的看看带来的CT、X光胶片,开的第一个检查居然是CT、X检查!没法,去排队吧。
在拍X光时还发生小插曲:医生安排我们去住院部2楼拍片,到住院部2楼,人家告诉我们因为病人腰椎受损无法移动,要我们去急诊处,他们有专用设备。把病人推到电梯处,电梯居然不在2楼停留!等了很久,一位护理人员用对讲机呼叫电梯才在2楼停留让我们下楼。又重新排队。
做完医生安排的检查,拿了报告、胶片已经是晚上9点过了!去找值班医生,已经换人!又重新排队!终于叫我们了,看了我们提交的胶片、报告,告诉我们2个方案:1回家静养(??)、2做手术(费用8~10万,各种吓人的风险!)。要我们做决定!
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都给我们作了耐心、详细的介绍。值班医生是华西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急诊科的医生好像都是些学生娃娃,对病情、手术方案、风险分析的介绍都是教科书式的,我居然听懂了!在后面等待会诊的时候,还遇到一个病人,吃鱼被鱼刺卡住的,要来华西做胃镜。通过值班医生的详细介绍,我居然了解了做胃镜手术的流程!这个要点赞!
哥有钱!告诉医生我们决定要做手术。这个结果好像出乎医生意料。医生短暂犹豫后告诉我们做手术还要做补充检查,又是CT、X光检查(其他部位、其他方位)!又是排队,又是等待。
终于拿到了报告、胶片给医生。然后告诉我们还需要找相关科室会诊(居然还有会诊费哦)。他们所谓会诊就是值班医生和其他相关科室医生打几个电话而已,和影视作品里面很多医生围到病人转完全不一样!
会诊完已经是晚上12点。值班医生决定安排住院。办完手续,终于安顿好病人,我也要离开了。看看时间,凌晨1.30!
吐槽:
1、健康是福!
2、华西急诊科环境太差了!
3、人太多了,不停的排队、检查。
4、华西急诊科的值班医生好像都是学生娃娃(没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
5、在华西急诊科完全急不起来!你急他不急!
6、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病人、家属,全部压力山大,疲于奔命。
7、其他地方医院,如果对病人的手术没有把握,马上就让病人转华西!
8、外地来的病人、家属在华西完全摸不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