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48|评论: 41

[原创·图文] 心有故知,安之若怡【原】-邓四平,有人在找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3739318932,3274388102&fm=21&gp=0.jpg

    (一)平和邻居永红
    早上见永红老哥出门,招呼未及。骑车后又超过他身前,仅回首点头为礼。
    搬到建设路,半年后才发现永红老哥也住在此。至今一年有余,碰面也仅二三。
    他是本地出名的摄影人,不仅仅是在宣传部门。嘉陵第一桑梓很多重点风景,或说民生素材、政治题材的照片,都出自他手,作品屡登大雅之堂。出于对文学、美术、摄影的业余爱好,我把他引为知己;心中,生近生惜。
    他是一个多么平和、质朴的人。如兄长,如旧友。
    我们居所近邻,生活中却少交会,繁冗世事如网,相隔他我,心却难隔。
    想着有一天,我们一起喝酒、长谈,述说对他的敬仰。
    虽然不知他喝不喝酒,虽然我也许是一厢情愿。
    (二)狷狂文友四平
    引为故知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四平兄。
    早先在仪陇老家上班时,就见过他的文章。那时可能是豆腐干新闻,也许就是一些千奇百怪的事。不过,副刊上也有他的优美散文。
    由于常见诸报端,一时以为他是日报的编外记者或县宣传部的人。
    于是,2010年左右南充作家何朝礼来时,说有他,我欣然而去,见识了他的风采。
    于是我“吹捧”他:你是几匹铁肋巴骨撑起的人。
    确实,认识后,我明白了:
    他是一个铁骨铮铮、咬钢吃铁的人;
    他是一个文笔优美、秉笔直书的人;
    他还是一个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机巧幽默的人;
    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热衷捕捉热点、扶贫济困有爱心的人。
    只是他这个人很硬,过激,见不得沙子(他认为的)沙子。于是受了些明枪暗箭,也躲过些明枪暗箭。他有时讨人嫌,有时也逗人爱。
    他笔如雄兵,有的放失,收放自如,也就响当当、硬朗地立在嘉陵江畔。
    我把他当作朋友,至少在敏锐的文笔、利落的口辞,遇事宁断不弯、敢于赤膊上阵上,得向他学习。
    所以,当初住都市水乡,以旁边住了一名他这个麻辣论坛的 “皇帝”为荣。
    一句话,正能量大于负能量的人,我们就要理解、包容。所以不管他和论坛上的人们、生活中的人们“战斗”时,我都不开枪(开腔)。
    避开他的孤傲与偏颇的刺头,爱护他善良与刚硬的羽毛。
    不知他把我当好友当旧知不。反正我有一二次请他吃饭,他都不出来。
    我也不去惹他。
    也不过多粉饰他。
    他如果惹我,我就找他老婆,
    收拾他。
    因为我认得他老婆比他还早,0506年。有天她说:她家里人也借调到宣传部(?)搞宣传了。因为我怕是不认识的小“角色”,于是我小心地问是谁。她说:邓四平。
    我忙说认识认识,大名鼎鼎。
    原来是故交!
    如果从90年代算起,至今也是20年了。
    (三)热心笔友良俊
    08年春节后不久,良俊兄给我电话,让我争取入职高坪检察院。久居乡下,深蛰不前,听音,如旱见雨,心有小激动。
    后又支持考顺庆法院等。
    虽未成行,但至今,心中仍很感激。当时他约我,备齐发表的文字材料,亲到高坪找时任院长李小红。
    他也是从蓬安宣传部出去的。而此前,有友人介绍后,我们仅通话写信一二。
    而如今,我们又归于“淡如水”之交,虽然如水,毕竟君子之交。在市作协群里偶尔搭讪一二。
    一见如故,
    这是,人生快乐的相遇。
    (四)文学益师红涛
    我最终考上大学,是在仪陇永乐中学。原南充日报萧红涛老师也是永乐人,文友舒不启先生和我在永乐中学时就认识,也是校友。后来,舒不启引见了萧老师。
    也许,任何相识都不仅仅是简单相遇的结果。我和萧老师认识,也是我有意的追求。因为此前,我心中已有他。
    2004年我进入现在的单位后,做新闻宣传的时间多了,不过“门路”不太通,于是当时在仪陇宣传部工作的亲友万哥,也是永乐人,向我介绍了他。
    于是有了我的第一件新闻稿件的发表,是2004年于南充日报。此前我给萧老师打电话联系过。
    随后,发表了随笔《小人书》。
    我还留有2005年夏季的《嘉陵江》杂志,44页是萧老师的《川北组诗》,53页是我的《知青旧事》。
    11年在南充文学等发表《小街印象》,他做了认真的修改。把最后一段给切了。
    也给我送过多期《南充文学》,还有叫同城魏赤中老师带的,后与之初识。
    在萧老师的指引下,我更一步走进了文学这块生命的百草园。
    很多时候,我在《看云楼随记》、《川北组曲》等文字中去感受他的生命的热情和写作的力度。
    虽是旧友,他已于去年离去。
    而我们的认识,似乎刚刚在昨天。
    (五)生命之思姚勇
    我不认识姚勇,也不在他的江湖。
    江湖上有他的传说。
    我,也心中有他。
    与他,不仅是因《病中散记》认识。
    一年来,他很多时候在我脑中浮现,是曾在照片中见过的形象。
    人,内心如海,包容许多过往;又如发丝,总是在闪念间,无数条思绪之线,缠绕着另一个人。
    通过一些人了解他:
    他的柳滩姚姓同学,说愿意为他或他家做任何事;假如需要帮忙,一定会最大努力;
    我朋友周哥描述他:喝酒一手端一杯,说喝就喝,耿直得很;还不论位高位低,一视同仁;
    一县医院女医生,说他是个能写会说能干的人,当年一起办“龙角文学社”;
    一副校长也说:很不错,上过《四川教育》封面人物,课改很有影响 ;
    一朋友说:很硬气,就是与县级领导交流,争执时也会拍桌子……
    以前,见过他的文章,县作协的朋友说到过他的病,也说到他的《病中散记》,是对病理的探索,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回忆。
    而去年端午节的一个晚上,朋友拿来一本《病中散记》复印。一直到清冷的凌晨。在复印的间隙,从文字中间,再次初略地了解他。
    身体、生命、人生,他引导我去思考。
    应该说,还是有很多人理解他尊重他。《散记》被不少人通过纸质、电子端阅读。
    而我,只是其中一个,一个他生命之后的过客。如果有灵魂,那我们也会有交会。
    爱写作,写而优则仕,实现人生抱负。
    爱好写作,我也是。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写而仕,这是他成功的地方。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抱负。
    于是我们有同感。
    于是心神交之。
    (六)文学向导陈兆平
    如《病中散记》中提到的陈兆平,也是我的旧友。不过我们互不认识,只不过是“我”单“相思”的朋友。
    他是朱总故里仪陇马安中学的校友,我们进校时他已毕业了。那时就知道他写的《第一首情歌》,当我们毕业时,又见他发表《依然有烛话》。
    就是在蓬安文联的《斯文》杂志上,也看过他的文章。
    还听说,我们老家一个好姐妹曾经介绍给他作朋友。
    我一个镇上的好友和他同村,要过他的电话,却没打通过。
    毕竟那时写文章的人不多,写作也是一种很高贵的事。
    对文字的探索,对文学的向往,让我心中一直都有他。
    对文化的追求,对文明的向往,让我把他作为自己的榜样,私下引为知己。
    如同姚勇一样,他触动了爱好文学的我们,心底那一根敏锐而脆弱的神经,有着闪光的灵魂。

    如亲友,如近邻,如故人之子,如敬仰的前辈。也许并不认识,但是影响我们心灵。
    有了他们,就觉得我们有了助手,有了动力,有了指路明灯,有了充实的内心。
    越过人际的万水千山,总是有生命的天线的连接我们。
    故知,如友、如邻、如靠山;相知、相惜、相依赖;
    有故知,心安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1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mmexport1478257457949.gif
发表于 2016-11-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lol必须顶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1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乍看标题吓死宝宝了,我还以为是哪个中年妇女要来找我算总账诶!望爱卿今后作类似文章之时千万别用如此标题如此吓人好吗?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上老师了。;P;P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6-11-18 17:54
乍看标题吓死宝宝了,我还以为是哪个中年妇女要来找我算总账诶!望爱卿今后作类似文章之时千万别用如此标题 ...

;P;P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8 21:39
许哥是我们这辈子认可的兄弟。

发表于 2016-11-19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芳洲写的散文不错。:victory: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9 09:20
为LZ点赞!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1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姚勇,缘〔病中散记〕,惜英年早逝。:'(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1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6篇传记,单单从文字数量上来讲,写朕的字数最多,同时,标题也使用朕的名字作为噱头来吸引点击,说明在楼主的心目中,朕依旧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也好,或者在这个论坛里也罢,包括在这个小小的论坛里,无论个别人士怎样拉帮结派,怎样处心积虑费尽心思成天变换着花样来排挤我,甚至痴心妄想来搞倒我,甚至恨我恨得咬牙切齿,但我始终坚信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真理:自古邪不胜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在做天在看,自古善恶终有报!

     “他是一个铁骨铮铮、咬钢吃铁的人;
     他是一个文笔优美、秉笔直书的人;
     他还是一个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机巧幽默的人;
     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热衷捕捉热点、扶贫济困有爱心的人。”

     自古以来,好的文章好的文字好的故事好的传奇自然会流传后世。其实我是个什么人,我说了也不算,蓬安广大群众自有公论,今后的历史也会自有公论。
     
    此文我认为是楼主有史以来写得最为客观公正和文采斐然的一篇文章,如果我今后参与蓬安新县志的编撰工作,我会将此文原封不动地收录入《蓬安县志》。:lol


    我还是一直比较喜欢论坛网友刻画天棠对我的那几句评价,我如果驾崩之后,我将采用他的评语作为我的墓志铭:





115609eo7lhag3oo4eldaa.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1-1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两点必须回帖:
一、作者也是喝消水河的水长大的;
二、对邓四平的刻画分毫不差。
故赞,推荐大家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9 22:25
细读过此文,为作者的文笔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江德哥 发表于 2016-11-19 17:47
基于两点必须回帖:
一、作者也是喝消水河的水长大的;
二、对邓四平的刻画分毫不差。

对,消水河是从周河马安永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6-11-19 11:02
6篇传记,单单从文字数量上来讲,写朕的字数最多,同时,标题也使用朕的名字作为噱头来吸引点击,说明 ...

;P:P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美 发表于 2016-11-18 20:42
我爱上老师了。

;P你老师在拉风:lol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11-18 21:39
许哥是我们这辈子认可的兄弟。

谢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