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32|评论: 4

[交流共享] 【梨园丹青】86岁张鸿奎推出戏画画册(成都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6岁张鸿奎推出戏画画册

2016-11-15 03:23:46 来源:成都日报


t015b34190411110021.jpg

   
     本报讯 (记者 王嘉)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有位画家用戏画来描绘人生百态。昨日记者获悉,《鸿奎戏画》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画册收录了本报退休美术编辑、著名戏画家张鸿奎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创作的100余幅戏画精品力作。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86岁的张鸿奎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历程娓娓道来,并透露,他现在依然在为振兴川剧而努力,正在根据川剧老剧本画速写插图。

   1962年,张鸿奎从四川美术学院调任至本报任美术编辑。由于报纸版面需要,看戏、画戏已从他的个人爱好变成了工作任务。那时看川剧、京剧,他都坐在第一排中间的“黄金口岸”,每当舞台帷幕拉开,锣鼓敲响,他便如痴如醉地捕捉戏剧最美的瞬间。他常常是看完戏后,连夜整理速写稿,第二天一幅幅戏画就见诸报端。这些画引来了戏迷们的热力追捧,很多读者把报纸剪贴成册,精心珍藏。“我的写意作品与戏剧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张鸿奎告诉记者,为了创作全新的戏画作品,他另辟蹊径,将戏画作品用写意的方式传神而出,用自己的画笔,赋予舞台人物形象以新的生命,使其源于舞台,高于舞台,进入一个更新更美的艺术境界,在小小的尺幅之间,产生全新的艺术美感。
多年的川剧情缘让张鸿奎收获颇多。除了艺术上的成就,他还与周企何、张光茹、刘芸、陈巧茹等众多川剧名家因戏结缘、因画结缘。川剧表演艺术家周企何多次看他的画展,以“戏化丹青,栩栩传神”为题撰文在报纸上发表。他从戏剧名家身上汲取营养,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让作品产生全新的生命力。昨日,张鸿奎还向记者透露,一生爱戏的他目前正在根据川剧老剧本,创作川剧戏画速写。他希望以此方式来振兴川剧,用不同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川剧的魅力。


张鸿奎,1930年生,河北涿洲人。1957年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攻人物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成都晚报》任美术摄影部主任、主任编辑。现为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戏剧家协会理事、香港当代艺术中心、马来西亚艺术交流中心特聘艺术家。人物简介

  近年来,在全国几十种报 刊杂志上发表戏剧舞台速写和戏剧人物画数百幅,在成都、重庆、广州等地举办《张鸿奎戏剧人物画展览》。张鸿奎的戏画还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出、发表和获奖,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曾出版《张鸿奎川剧人物画》,小传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和《中国四川戏剧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001年8月,《鸿奎画戏》获得"最长的中国戏画真迹画册"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张鸿奎的戏画曾在成都、重庆、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办过个展,并多次获奖,深受海内外人士赞誉和喜爱。《张鸿奎川剧人物画》、《张鸿奎戏剧画》等彩色画册,被不少博物馆、美术院校或知名人士珍藏。《百戏图》(《鸿奎画戏》)长86.4米,选取京、川、河北梆子等剧中的著名折子戏100出,并有书法家配写的唱法、点评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我国唯一一册囊括多剧种的真迹画册。


社会评说


不少人称道鸿奎的戏画有"动感"、"美感"、 "情感",我认为还必须加上"戏韵"这一特别重要的成就才更为全面、恰当。画戏的"戏画",它"源"于"戏",但它不完全是戏。它是在舞台演出中对每出戏的内涵意蕴和戏中人物深刻独到理解的基础上,在作画时的再创造。不管是生、旦、净、末、丑,不管是手、眼、身、法、步,或写人或抒情,或文或武、或艳丽或淡雅、或含蓄或夸张、或火爆或舒展、或服饰或道具……舞台上的一切,画家都必须在瞬间的筛选捕捉中,敏感而又神速、精到而又传神地再创作出来,或鸟瞰或特写、或浓彩

或点染、或繁画或疏笔……都必须在"戏韵"的把握和体现上表现出画家综合性的深厚功夫,这才能构成"戏画"必须具备的意蕴内涵和艺术品味。天真稚气、


                        t018a1a608cae951961.jpg


向往爱恋的孙玉娇(《拾玉镯》),愁眉哀叹、悲不欲生的钱玉莲(《刁窗》),悲喜交集、憨态幽默的张浪子(《嫁妈》),俊雅清新、神思飞扬的杜丽娘(《牡丹亭》),放荡惧内、三分无奈的九流(《九流相公》……无不神情兼备、赏心悦目、令人回味。正如四川省剧协原已故主席叶石写诗赞美的那样:"一笔乾坤定,点线诉苍穹。万般情趣美,尽在不言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17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此年成都日报上的川剧戏画给我带来了快乐!

发表于 2016-11-1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四开四版成都晚报上,经常刋载署名张鸿奎的戏剧人物画。其冼练的笔罣、灵动的线条,画中人神情兼备、栩栩如生。给当时那张印刷质量及可读性较差的报纸增色不少。正如楼上zKX397171916老师所言,那些年报纸上张鸿奎老师的川剧戏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发表于 2016-11-1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6-11-2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