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经纬》文章 奶奶的香包 何承洪
我的奶奶是“高家大小姐”,她的同龄人都这样尊称她,还解释说奶奶读书多,精通针线活。我记事的儿时,知道奶奶是小脚女人,听说是爷爷用八人大轿娶来的大家闺秀。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她的脚上缠上三四米长的裹脚布。早饭后看线装、繁体字的书,中午饭后便做针线活,晚饭后洗了裹脚布,便焚香静静地坐到很晚才上床睡觉。听父亲说,自从我爷爷解放前外出当兵音信全无后,我奶奶一天的活动便大体如此。说起奶奶的针线活,她做的鞋垫、背小娃娃的背单布、绣花鞋和女孩子用的钱包、小衣等无不做工精细,绘图别致,特别是端午节做的香包。 每年端午节前,奶奶总要赶集到中药铺,买上一些白芷、川芎、芩草、甘松、麝香、牛黄、辛夷等中药,回家在柴锅内烘干,磨研成粉状后,分成一小包一小包,装入一个个平时自己剌绣形状各异的香包袋中。这样便做成了奇香扑鼻、人见人爱的香包了。 奶奶做成的香包袋,大多用绒布缝成,上面绣上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等十二生肖图案,有圆形、菱形、方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鸡心形等等,特别惹人喜爱。奶奶做好香包后,便在端午节前一天,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子们,亲自给他们挂在脖子上,像一个将军给战士授勋章一样,这时的奶奶特别慈祥,而孩子们也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左一声“奶奶”、右一声“奶奶”叫个不停。 端午节这天,奶奶便把所有的香包和平时做好的刺绣品一同带到集市上去。在街角铺上油布,摆上她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的香包和其他刺绣品。不大一会儿,便会围上来一大堆人。他们啧啧称赞奶奶的手艺好,挑选合意的买回家去。一般中午不到,奶奶的香包便会被一扫而光。奶奶便收起东西,买上十来个粽子,带回家去一家人吃得满嘴流油。此时奶奶的脸上总是满满地泛着满足的微笑。 我童年的端午节,都是在清香四溢的香包和粽子这两种独特的香味中度过的。端午节前一晚,奶奶一定会悄无声息地给我们几兄妹每人挂上一个各自属相的香包。第二天早上刚醒来,闻到香包的香味,我们便知道端午节来了,我们又要过一个好吃好玩的节日了。而今奶奶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每当端午节来临,我便会想起我那心灵手巧、慈眉善目的奶奶。有奶奶的端午节让我终生不能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