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滴石斋闲话 祝贺参加“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同学们,我十分羡慕你们。羡慕你们在这个时代,有那么多好的书可以读,有那么好的有创意的活动可以来参加。羡慕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的表达来到北京,来到了北京大学。 我一直认为,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世界上有两种风景,一种是自然的风景,一种是精神的风景。自然的风景需要我们走进山山水水,不仅要有闲暇,还要有金钱。但是,在精神的风景面前,我们有更加平等的机会,文字是组成精神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的秀丽与壮美,绝不亚于任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读书的人,一种是写作的人。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读书的人可以欣赏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最美丽的精神风景。写作的人自然更是幸福的,因为他不仅可以欣赏美,还可以创造美。 写作的人是文字的魔术师。无论是英文的26个字母,还是中文的几千个方块字,它的组合变化抵得上任何奇妙的化学反应。通过各种搭配,这些文字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 写作的人一定也是伟大的观察家。写作的人不仅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作的人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 写作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而思考更多的是通过写作来进行的。深入思考通常更是从写作开始。 写作的人同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仅是现在客观发生的事,其实也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是记录者眼里的历史。写作不仅仅记录着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记录着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在书写着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传奇。 最重要的是,让青少年欣赏文学、亲近文学,不一定是培养未来的作家,而是为了让青少年的心灵得以健康成长,让青少年通过文学进入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写作的人不一定成为像曹文轩这样的安徒生奖获奖者,成为有名的作家,也不一定能成为北京大学的学生。但是,写作者一定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近十几年来,我和我的同仁们在全国三千多所学校开展了“新教育实验”,倡导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家校合作共育,就是想让阅读和写作,成为师生的生活的方式,成为学校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所以在写作上,我一直特别强调:要想写得好,就要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应活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经验是生活经验。只有生活是丰满、充实的,文字才不至于干瘪、枯涩。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拥有充实的生活,同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吐出来,就可外化为好的文字。至于写作的技巧,也非常重要,但对于生活而言仅相当于烹饪精美食物的作料而已。 当然,对于青少年来说,生活本身应包含阅读这一要义。相对而言,青少年的生活阅历是缺乏的,尚不可能去对周围世界事事实践、事事体验、事事探索。这时,阅读就是个人生活的有效扩展,阅读能拓展我们生活的宽度,增加我们生活的厚度。或者说,阅读可以引领我们进入另外一种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多的生活经验是间接经验,是来自于阅读。我曾在多种场合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阅读不仅给青少年以许多间接阅历与经验,也可从中学习许多写作的技巧,学习许多语言表达与修辞方式,可以不知不觉地亲近写作、喜爱写作并从中窥得写作之道,还可以让自己的心灵被美妙丰沛的精神事物充满。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座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这些精神高度,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青少年通过广泛阅读和积极思考,才能与孔子、孟子等先贤对话,也才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从而进入更加一个广袤的精神世界,拥有一颗更加宽广、丰富的心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真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在新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追求分数的,但是也不会惧怕考试。爱阅读和爱写作的孩子,应该也是如此。祝愿大家以此为新起点,坚持阅读和写作,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阅读和写作中健康成长,在与文字打交道中,充分享受幸福,并为世界创造更多美好,让更多人分享文字带来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