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66|评论: 17

[以文会友] 浣溪沙 问询何得几清明【泠泠江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门河.jpg


IMG_20160929_155959.jpg




  浣溪沙 问询何得几清明【双调四十六字】


问询何得几清明,廊桥幽径翠柳馨。
往昔浩,
何时还,
再征程。


秋阳艳艳伴尘心,漫步半堤树掩映。
塔屹立,
似椽笔,
文运魂。


    ----泠泠江月拙笔于2016.10.28日夜




有感于小可这次完全地漫步于四川营山白塔一程。。。 。。。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回龙塔(俗称白塔)是营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营山县令杨尚容于1824年(清道光甲申年)建造。
一、三、五、七、九级门、窗上有横额楹联。分别是“回龙塔”、“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威震山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海”。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11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宁远杨尚容来营山作县令时,听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便带领县衙随从站在县城至高点,即南门外印台山观察,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

  特地配曲

《青衫隐》(董贞)




青衫隐         
演唱:董贞         

掩木门 月冷回旧地         
凝眸处 寒烟衰草凄         
一口烟霞烈火 饮不尽         
灼热满喉哪段回忆         
暮云低 朔风卷酒旗         
交错的 今时或往昔         
琴音声声若泣 晚风急         
残月看尽多少别离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酌酒独饮 再剑舞风起         
空阶雨 多少成追忆         
乱云飞 青锋三尺义         
杜鹃醉 傲骨隐青衣         
不过一眼望去 相思意         
眉间心上无力回避         
谁低语 千里故人稀         
谁挑眉 未悔平生意         
桃花笑尽春风 再难觅         
何处相守何来相聚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再把酒凭祭 一醉问天地         
黄泉远 孤魂又何依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策马故里 何处是往昔         
杯空停 落梅如雪砌         
枉梦痕依稀 任尘世来去         
知几许 多情自伤己         
三两声 零乱不成曲         
拾寒阶 苔滑任尘积         
不如不如归去 子规啼         
参商永离何时归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0-29 08:08

发表于 2016-10-3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顾夐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两牵情。
○●○○●●△ ●○○●●○△ ○●○ ●●● ●○△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凉,孤烛背,泪纵横。
●●●○○●● ○○○●●○△ ●○○ ○●● ●○△
※ 此词前后结皆三字三句。
  按,《花间集》本,前后两结仍作七字一句,今从《花草粹编》,以备一体。
----------------------------------------------------------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6-11-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朋友光临本站,音乐很美

发表于 2016-11-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小丫 发表于 2016-11-1 08:50
欢迎朋友光临本站,音乐很美

呵呵!!谢谢版主的热情!!!不过,我认为即然是作的宋词,就该按宋词的格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2 发表于 2016-10-31 22:13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顾夐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 ...



  谢谢谢谢江山朋友的斧正:hug::handshake:hug:


对于平仄,小可真的一头雾水:L:L:L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小丫 发表于 2016-11-1 08:50
欢迎朋友光临本站,音乐很美



  谢谢谢谢您!!!好朋友:hug::handshake:hu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2 发表于 2016-10-31 22:13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顾夐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 ...

平仄目的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发表于 2016-11-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泠泠江月 发表于 2016-11-3 15:53
平仄目的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 ...

呵呵!!!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只是语言工具。而中文不但是工具,还是一种艺术。
宋词的每一个词牌就是一首歌,而歌的高低韵律就是用平仄关系来体现,如果不按平仄来作读起来肯定没那种美感。
而在不重要的地方偶有出律是不影响整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2 发表于 2016-11-3 18:22
呵呵!!!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只是语言工具。而中文不但是工具,还是一种艺术。
宋词的每一个词牌就是 ...



  再次对朋友的临帖表示深深地谢意:hug::handshake:hug:


对于诗词的平仄关系,小可真的是完全陌生:'(:'(:'(


韵律自己可以感受,但是就是无法表达:L:L:L

发表于 2016-1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按今韵一般一,二声为平,三为入声为仄。四为上声也为仄。不过,古韵读法不一样,很多地方不同。不过网上有一个专查平仄的网页,http://www.zhgc.com/pz/pz.asp

发表于 2016-11-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喜欢宋词的话!!可以在网上看看《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2 发表于 2016-11-3 18:53
你喜欢宋词的话!!可以在网上看看《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



  谢谢谢谢朋友:hug::handshake:hug:


IMG_20161016_1552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2 发表于 2016-11-3 18:49
呵呵!!!按今韵一般一,二声为平,三为入声为仄。四为上声也为仄。不过,古韵读法不一样,很多地方不同。 ...

这个网站,小可刚刚收藏了,等到有时间时,小可一定仔细去学习!!!
发表于 2016-11-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读得少,,,感受不到意境,但不明觉厉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沟沟里的娃儿 发表于 2016-11-4 23:43
书读得少,,,感受不到意境,但不明觉厉

朋友!!!言重了!!!

这里的问询何得几清明其实就是一个双关语结合小可自己发的那个帖子,对于营山曾经辉煌的文化感到惋惜和对何时再续焕发荣光表示期待。。。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