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案例可以证明手机干扰到飞机,大规模地允许全程“飞行模式”是国际最新潮流
安全无小事,大家都害怕“万分之一的危险”。然而,现在找不到一起手机干扰飞机的案例。这是因为有大量的实验支持表明,包括手机在内的便携电子设备,由于发射功率太低,不足以影响现代航电系统。美国最早在1991年作出在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的决定,也主要是认为这会影响到基站,而非飞机飞行。实际上,也没有案例能证明手机能干扰基站,所以在飞机上打电话都是安全的。这是美国“个人电子产品在民航使用的政策委员会”撰写的权威报告所支持的结论。
即使步子一下迈不到打电话,手机还有个“飞行模式”,即让手机关闭了通信模块,不会主动向基站发送寻呼信号。2013年10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出的许可:美国的航空公司可以允许旅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安全使用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PEDs)。2013年11月底,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发出指南允许乘客在滑行、起飞和着陆阶段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随后,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地的民航部门都发出了类似许可。在国外的许多航班上,全程允许飞行模式,并提供WIFI服务已经是常态。(本部分参考专题:《“飞行模式”何时不再徒有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