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其实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血尿酸浓度过高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而尿酸由嘌呤代谢而来。虽然说饮食中摄取的嘌呤仅占人体产生总量的20%左右,但极少被机体利用,大部分都分解转化为尿酸。因此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影响不容忽视。 但现实是,很多人对高尿酸、痛风根本不在意,甚至存在观念上的错误。成都风湿医院的门诊主任杜爱华就告诉小编,从她会诊的情况来说,人们对痛风有这些认知误区。 误区一:痛风虽痛,但不致命 痛风虽然刚开始发病的时候痛的满头冒汗,但在发病的过程中,会有一定时间的间歇期。不少病人不把间歇期当回事,认为这病没啥可怕的,说不定过段时间关节就不痛了,所以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继续吃喝。 虽然患病的初期,不会直接导致生命危险,但会随疾病的拖延、加重,产生多种并发症。比如因为肾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尿毒症,最后危及生命。 误区二:痛风治不好,不如继续吃喝 部分痛风病人在配合医生采取了一段时间治疗后,痛风疾病还是会反复发作,然后就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反正治了也会反复,还不如尽情享受美食。 实际上,痛风病人的治疗是需要做好打“持续战”准备的。不光是及时接受系统性的治疗,还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误区三:不吃内脏、不喝啤酒,痛风就没事 啤酒、动物肝脏确实是嘌呤的“聚集地”,但除此以外,不少鱼类、海鲜也含有大量嘌呤。人体一旦在分解嘌呤,尿酸就会增加,所以还是会增大痛风的危险。 正常来说,痛风是不会自愈的,只是少吃这些食物会降低发病机率,所以还是要严格管控饮食的基础上配合治疗。 误区四:只有男性会得痛风,女性不会 男性易患痛风一般来说是因为应酬较多,而且有经常喝酒等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还可能缺少雌性激素的保护。 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但饮食不节制,还是会让痛风来“找茬”。另外女性在更年期后,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减弱,会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误区五:痛风只是大脚趾,其它关节不影响 事实上,痛风是因为病人血液中的尿酸持续增多,在关节处形成结晶,发生炎症,导致关节疼痛。 临床研究显示,痛风确实多起病于大脚趾,但仍有可能发生在膝盖、脚踝、足部和手指,甚至有不少病人的耳部、脏器也会有痛风石的出现。 看到这,不少年轻吃货们是不是灰常郁闷?其实得了痛风也不是啥都不能吃,只是你需要控制体重、限制高脂肪、高糖类饮食,选择合理烹调方式就可以啦!小编君再一次提醒:管住嘴迈开腿! (注:文章转载于大成网-健康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