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的酷热,很多人将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有过很多论述,不过都不是很让人信服。我现在想到一个非常简单的论证方法:未建三峡大坝前,经过三峡流出来的是温度二十多度的常温河水,而现在,经过大坝流出来的是深深的水库底部约5度的冰冷的水,巨大的热量的被遗留四川盆地。
之前,关于三峡工程对四川气候的影响,有专家提出木桶理论,认为四川盆地就像一个木桶,三峡就是最短的那根木条,三峡水抬高了一百米,阻碍了四川盆地的水汽流通。但木桶理论有个缺陷,江水抬高了一百米,只会影响气流,但水流不变,原来要流出多少水,现在还是流出多少,而三峡的气流对四川有多大影响无法进行深入的论证。
其实,更合理的原因,不是水汽流通被阻碍了,而是经过三峡水库流出的水变冷了,热量被留在四川。现在做一个简单的推算,数据也许不是很准确,但我想任何人都能看得懂。
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前,在夏季,江水是温暖的,假设江面的水温是25度,因为三峡水流湍急,江水上下翻滚,所以整个江水的水温都在二十多度。而现在三峡大坝建成后,经发电机流出来的是水库一百米深处的水。因为三峡水库是巨大的高水库,水流平静,水温随着深度降低。我查到海水50米深度的温度大概是5-6度,那么设三峡水库100米深处的水温大约为5度。这样,不管流到三峡水库的水原来温度是多少,都会变成约5度的水从三峡大坝底流出,那么,这些热量去哪里了呢?不可能凭空消失,当然留在四川盆地了。
宜昌的长江年均径流量约4000亿立方米,按夏秋两季占70%估算(冬季因江水冷不纳入计算),这样,每年就约有能够把3000亿立方米水加热20度的热量留在四川。而以前,这些热量都被长江带走了。
以前,长江就像四川的空调,从金沙江、岷江流下来的冰冷雪水,流经四川后变成温水从三峡流出,将四川的热量带走。而现在,不仅金沙江、岷江的雪水不能带走四川的热量,反而四川盆地的降雨及嘉陵江的江水(为常温水)都要经过三峡水库冷却成冷水流出。如此巨大的热量遗留在四川盆地,会给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关专家可以估算一下。这几年西南地区气候异常,似乎也证明也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