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对象: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和在读大学生、研究生
广纳镇政务服务大厅临时设立的通江县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动办理处 巴中晚报讯(记者王小蔓)近日,越来越多的本地学子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欢喜的同时,一部分寒门学子正为学费发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就为这部分寒门学子解决了燃眉之急。昨(17)日起,为方便通江县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组织专人依次到广纳镇、沙溪镇、至诚镇、铁佛镇等乡镇流动办理助学贷款。“我们今天上午在广纳镇给15 名学生办理了贷款业务。”苟宝称,这是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首次组织的流动办理助学贷款。 据通江县扶贫助教中心负责人苟宝介绍,入学前户籍在通江的家境贫寒大学新生、在读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可以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学年最高可贷8000元,研究生每学年最高可贷12000 元。从7 月10 日办理助学贷款以来,通江已为827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9 月30 日前,有需要申请贷款的大学生还可到通江县教体局办理,节假日期间照常办理。 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原则上为父母,若是其他人必须户籍在通江,年龄25-60 岁)需要拿上身份证原件、录取通知书(在校大学生为学生证)原件等材料到相关乡镇政务服务大厅临时设立的通江县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流动办理处或者县教育科技体育局二楼扶贫助教中心签订合同。首次助学贷款需学生与共同借款人一起办理,第二次以上助学贷款只需学生或共同借款人其中一人办理即可。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王小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