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这可能是今年洪灾中,最纠人心的一天。
洪水由南到北肆虐,毫不留情。这两天首当其冲者,是河北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多个地方。而在邢台的灾情里,流传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在微博查询到,事实上,早在21日,微博上已有自媒体在流传关于邢台洪灾“死亡”的消息:“没人告诉我们撤离, 死了好些人,你们可以播吗?”
22日,一段“邢台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下跪”的视频并配有文字,在邢台微信朋友圈刷屏了。
△视频截图。视频中三女一男跪在马路泣不成声,对面一名男子跪地不停的安抚。据“北京时间”报道,其与邢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清飞取得联系,证实跪地安抚群众的是他本人。王清飞解释,当时群众情绪都很激动,跪地安抚群众是争得群众理解。
直到22日下午,信息终于像洪水一样,冲破了河堤,在朋友圈集中涌现出来。“泄洪说”、“未通知说”、“堵路说”、“下跪说”等各种不知真假的信息满天飞。并且“图文并茂”地呈现着不知真假的“灾情”。
尔后“北京时间”跟进,推出《邢台一官员向水淹灾民下跪“求理解”》,澎湃新闻推出《邢台一水库漫坝溢流 已有9人遇难11人失踪》,至此,这一事件才正式成为新闻。
与此对比鲜明的是,直到22日晚7时,河北省邢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官方微博“邢台发布”才发消息称,截止7月22日11:30,最新灾情统计:灾情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踪。此时,距离那场突然而来的噬命洪流,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天半。
沸腾查阅发现,这是“邢台发布”在这次洪灾中第一次通报涉及“死亡”的消息。
最后,我们再来回溯一下关于“泄洪”、“未通知”的流传,以及进而衍生的“堵路”、“下跪”的流传,它的起点,在这里:
据“北京时间”报道,大贤村民说,20日凌晨1时左右,洪水突然灌进村庄,瞬间,水面没过房顶达2米,熟睡中的群众猝不及防遭遇灾情,整个村庄陷入一片汪洋。
这暗合朋友圈流传的“两分钟,水上升了2米”。对此,王清飞22日解释称,并不存在川口水库泄洪。当时急剧的降雨量,形成很大的洪峰沿河而过淹没了村庄。7月23日凌晨,@邢台发布称,专家释疑邢台洪灾:两路洪水汇合造成七里河漫堤绝口。
纵览这个事件被报道的过程,我们看到,信息的披露和传播路径是这样的:网友爆料——自媒体传播——正规媒体介入——官方说法。
本应第一时间掌握、而且完全更有能力、更有责任通报的官方,却拖在了传播链的末端。
古人云,时无英雄,竖子成名,如今堪称:时无官报,小号刷屏。
已有无数案例告诫过: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地政府,面对灾情也好,其他负面也好,越慢越被动,越捂越难看,越反信息化,责任就越大。
真实的、详实的信息缺位,谣言就会自发填补;客观的、全面的信息缺位,夸张的、编造的信息就会上位。
网传当地村民要求政府给个说法,说要上访,当地政府动用公安干警把高速路给堵了,现场一度出现肢体接触。但这一消息目前未获官方证实。目前也未有官方对此回应的报道。
从民间到官方,从现场到网上,我们不得不怀疑,如果没有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如果这不是信息化时代,这件事还能否被挖出,公之于众,进而倒逼官方表态。
时至今日,事已至此。已然告诉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没有新闻可以被完全雪藏,没有信息可以被完全封锁。
尊重信息化时代,尊重新兴传播规律,就是尊敬人类文明,就是尊敬最朴实、也最普世的人性。生命不能漠视,真相无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