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市中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成为全国9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内江市唯一入围的县(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际,市中区抓住成功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区”契机,努力从创建返乡创业园区、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提升返乡创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摸索新经验,探索新路径。
截至目前,市中区总投资48.5亿元,实施15个返乡创业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07亿元,带动就业9592人。今年上半年,市中区返乡创业新登记工商注册1194户,注册资本总额44960.2万元,吸纳就业1892人。
筑巢引凤 创建孵化园区
来到白马镇内江市市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楼,首先印入眼帘便是“返乡创业孵化园”几个招牌大字。随道而入,孵化园内“五脏俱全”,创业项目孵化、创业项目服务、产品形象展示三大功能区分工明确,可容纳40余人办公的众创空间、宽敞的多功能报告厅、环境舒适的创业咖啡区、劳逸结合的健身房,配套设施人性齐全,占地10300平方米的孵化园为返乡创业人士提供了一个舒适方便的创业环境。
孵化园如今已入驻涵盖电子商务、科技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26家不同类型企业,“今年我们目标是入驻10家企业,目前已经新入驻了9家。”该孵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会为入驻的返乡创业者举办创业指导、商业模式、营销推广、团队建设、策划创业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开展一些类似创业沙龙、头脑风暴、导师巡诊的活动,希望为入驻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环境。”
6月28日,孵化园还承办了市中区首届“激情创业·圆梦中区”创新创业大赛,全区36支团队带着项目和梦想进行较量,他们中有创业大学生,有返乡人士,有科技工作者,通过5分钟的PPT路演,经由专家点评建议,这些创业项目相互交流改进,获奖前16名团队还登上了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
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是市中区“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向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市中区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服务贸易产业园区、“双创”产业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五大园区”的创业载体,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家乐等提供平台,目前市中区已创立示范镇级基地5个,示范村级基地2个。
同时把握马鞍山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的政策优惠、资金项目支持优势,加快推进乐贤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和马鞍山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返乡人士搭建工业创业就业平台。
“互联网+”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就业110平台要跟市中区获批的全国首批返乡创业示范区结合起来。”今年3月,区委书记蒋学东在调研区就业局“就业110”惠民利民服务平台之时,提出“就业110”要拓展服务功能,创新信息发布渠道,创建更加专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平台,多为外地务工农民工发布就业创业信息,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机会。
而这正是如今已经投入试运行阶段的“内江市市中区返乡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这也是全市首个针对返乡创业服务的网站平台。
该网站分为市中区概况、创业园区、创业就业政策、创业服务、就业服务、维权指南等板块,“想要返乡创业人士通过网站查询,提前全方位了解市中区返乡创业环境,我们也有专门专家为他们提供在线咨询。”市中区就业局局长兰玉芳告诉记者。
此外,市中区还将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以及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为市中区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做好服务。
全方位接待 提升服务质量
“政务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政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在外乡友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在市中区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蒋学东如是强调服务环境的重要性。
融资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难点,为帮助返乡创业者解决这一难题,市中区利用抵押融资试点,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增加融资服务能力。如今,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同时建立返乡创业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对小微企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创业进行进行扶持奖励,每年推选一批创业项目,统筹财政补助、补贴资金使用,优先投向返乡创业项目。
为返乡创业人士解决手续难问题,市中区简化登记办理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返乡创业人员工商注册提供便捷、高效、周到服务。
“要让创业人士感受政府温暖,我们主动跟他们对接,建立健全招商工作机制,邀请他们返乡创业。”据兰玉芳介绍,我们还采用校政合作方式走进高校,“邀请高校毕业生参观市中区创业项目,如今已经有三个创业项目正在落地。”
今年2月末,市中区还组织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前往尚腾新村参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了解农村“三化”土地改革模式、夏布绣、各类季节性旅游活动以及尚腾新村未来的发展前景,让农民工感受到家乡政府的殷切邀约。
6月23日,史家镇启动了“寻找创客”活动,积极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优质服务,希望带动更多创业者返乡扎根,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户共同发家致富。
农民工返乡了,如何让他们更好适应环境,实现创业,市中区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提升培训和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采取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方式,集中举办SYB培训班,菜单式培训创业典型,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智力支持,为培训者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截至六月,SYB创业培训352人,带动就业480人,就业技能培训543人。
同时,市中区还将返乡创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兰玉芳说,“在市中区葡萄节举办前夕,为了留住更多游客,我们对农家乐进行了经营管理、服务接待等方面培训,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制定‘一家一品’特色菜品,并进行挂牌,为我们的创业者提供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