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93|评论: 1

[焦点关注] 不忘初心   办好民生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吃完晚饭后,住在市中区桂湖街的况雨生就会拿出手机,翻开“微甜城”仔细阅读市中区“三会”的相关信息,他知道,这是市中区在全面建成小康、加快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而他最为关注的,当然是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社会事业领域问题。
104655zjc6slzsz1elkalf.jpg 104653bwbwa2ztlfw4ebw0.jpg 104652rt2sm4vqzqmw2qmw.jpg
记者了解到,过去5年中,市中区致力于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数据显示,市中区累计投入51.62亿元办理民生实事60项,从2013年起,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达到67%以上,一大批民生工程建成,民生实事不断落实。
》》》改善人居环境
5年已完成118个老旧院落综合整治
对于住在老城区的况雨生来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记得,早在2012年,楼下的桂湖街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如今,市场的管网、下水道、道路都已改造好,阴家巷、泥巴巷等进入市场的道路也换了“容颜”。“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是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像况雨生一样住在老旧院落的居民,让生活环境变美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去年,在老旧院落改造工程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市中区再接再厉,重点对包括马鞍山社区、黄桷井社区、吕祖庙社区等在内的73个老旧院落进行了改造提升,老旧院落旧貌换新颜,群众满意度直线上升。
5年来,市中区累计投入改造资金8.9亿元,完成118个老旧院落、26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和49条主次街道风貌改造项目,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5年,市中区已经明确:全面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序实施“四方块”改造,完成300个老旧院落整治。
市中区还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就业、上学、就医、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确保每年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比例不低于68%。
》》》增进民生福祉
提前为1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最终成效也体现在贫困群众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上。随着市中区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多惠及民生的大礼包将送到百姓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会越来越多
去年1016日,扶贫日到来之际,市中区伏龙镇大湾村村民们早早地来到伏龙镇敬老院。在这里,市中区扶贫办工作人员将76只新采购回来的羊免费发放到76户贫困户手中,同时免费为贫困户培训养羊技术,并将技术人员电话号码发放到每户贫困户手中,遇到养羊技术问题可随时与之联系。通过赠送家禽牲畜,让贫困户具备了养殖技术和发展的资本,从而实现滚动增收,这是市中区实施“精准扶贫”的策略之一。
为了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迈向富裕,市中区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攻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咬定“精准”二字,稳步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聚集,努力探索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市中区要率先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市中区将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强力推进“四个一批”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新村建设等十个专项扶贫攻坚方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构建长效的帮扶机制,积极探索试点“两集中”“三权六化”等新模式,提升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户的脱贫动力,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到“造血”转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力争全区3465户1.14万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19个贫困村全部提前“摘帽”,提前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巩固提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影响力
教育和文化事业也让市中区的百姓们实实在在尝到了惠民的“果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去年,内江市中区组织专家学者历时7个月,易稿30余次,高质量完成了内江市第一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甜城内江—中国书画之乡》的编写工作。这套教材分小学和中学两册,于去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
鼓楼钟声、龙门古镇、三元古塔、圣水灵湫、摩崖石刻、大洲美景,这些内江的名胜古迹,走进了学生的课本之中,让中区特有的文化源远流长。
过去5年,市中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改善教育发展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三免一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7.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0所。接下来的5年,市中区将支持天立等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推进一小临江校区、六小改扩建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近年来,市中区还着力繁荣文化事业,除了围绕糖业、书画等地域文化编写乡土教材、创作《大塘坊》等文学作品,还建成了一批文化地标,被评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四川省“夏布画绣之乡”。
未来,市中区将继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糖文化、夏布文化、大千书画等特色文化,启动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糖业博物馆、夏布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柔力球之乡,巩固提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影响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7-2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4_128:}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