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8|评论: 0

[转帖] 站上“塔尖” 成都“辐射”30亿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成都为核心,3000公里范围内覆盖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部分西亚地区,我曾测算过,这个圈的总人口约是30亿人。设想一下,如果成都以后作为一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航空中转跳板,那它的门户价值就很大了。——徐辉
   离弦
释义:箭离弓弦。比喻迅速。例句:“金筈离弦三尺电 星髇破的一声雷”
  ——五代 钟允章《射》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成都要成为米兰、巴黎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具备哪些优势,又需要弥朴哪些短板?
  带着种种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
  早在2005年,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时,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徐辉也参与了编制。
   国家的门户
   在全球竞争中获得高端资源
NBD: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是如何来的?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有怎样的内涵以及承担着怎样的作用?
  徐辉:“十一五”初期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中国当时正处在经济发展向上的态势之中,明确的目标就是需要有核心城市或者核心城市所在的城市群区域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体系中去。
  当时我国参考了国外两类比较流行的概念。一类是“世界城市”的概念,即东京、巴黎、纽约、伦敦。这四个城市在全球的经济管控、国际事务交往、创新文化(23.620, -0.48,-1.99%)、门户枢纽、适合外国人居住等条件上,都是顶尖的。另一类是“全球城市”的概念,其核心要素是城市对全球性资源的掌控能力,例如金融、矿产品、黄金等。
  当时国内的城市体系中也有优良中差的差异,现在的说法是一二三线城市的差异,但是当时的这种差异性,还够不着国际标准。
  所以,为了接轨国际,中国拟定了一套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等这样的一个序列,来进行各个方面的综合对比。当时的判断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地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由此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个核心城市。
  而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发挥对内、对外重要的连通作用。如果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它一定是国家重要的门户,这个概念是需要牢牢强化的,如果它不是,那么它实际上不可能在参与全球竞争中获得更高端、更广袤的资源。
  NBD:如今国家中心城市要扩围,原因是什么?
  徐辉:从当前国际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只有三个城市群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美国不仅仅只有纽约、波士顿等少数影响力较大城市,还包括芝加哥、西部的洛杉矶等。欧洲也不仅仅只有巴黎,还有柏林、法兰克福、布达佩斯等等。
  中国也需要在全国层面上相对均衡地探讨中心城市概念,需要从沿海向全域开放转变,所以国家也寄望于更多中西部城市来承担更多的功能。
  NBD:建设塔尖型城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徐辉:国家中心城市有如下指标。第一个就是世界500强的总部有多少,在这一个指标上目前北京已经超过东京,为全球第一,并且大型跨国企业的分布数量也居全球前列。第二就是国际领事馆的数量。第三是门户枢纽的入境旅客量与货物吞吐量。
  如果参照全球城市的指标体系,以下四个方面是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需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全球性的决策能力,例如,一些金融总部、政治决策、国际外交事务、国际会议等可以在中心城市汇聚。第二是全球性的创新中心,包括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城市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第三是交通门户的概念,包括航空的枢纽,航运的枢纽、国际的物流、跨境电商等等。第四是文化职能的部分。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生产及消费目前大多仅限于国内循环,在国际上的消费影响较小。与之相比,巴黎时装周、日本动画、韩剧等的输入性就比较强。
   航空商务圈
   以3000公里为半径的圆
NBD:您能否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谈谈成都的优势?
  徐辉:第一,成都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在全国排名靠前。并且,进出口也处于全国前十的位置。进出口和外资利用率越高,说明这个城市参与全球资本循环的能力就越强,这是成都的优势。
  在国际交往上,成都的确具有一定的门户性特征。如上面所说,领事馆数量是一个核心指标,而成都的领事馆是中西部地区最多的。另外,国际航线的数量也是重要指标,成都目前有89条国际地区航线,可以便捷地进行航空中转,优势明显。
  此外,3000公里是航空商务活动的范围。即一天可以到达一个地方参加商务活动,第二天再回去,差不多是3000公里的商务活动圈。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交往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一带一路”之下,以成都为核心3000公里范围内覆盖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部分西亚地区,未来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交往将越来越密切。
  我曾测算过,这个圈的总人口约是30亿人。设想一下,如果成都以后作为一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航空中转跳板,那它的门户价值就很大了。
  在我看来,目前成都积极拓展第二机场,也是和这个航空商务活动圈有密切关系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