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毕业了五年,但是身上家里所欠下的债,依然没有还清,旧债未完新债又来,仿佛一毕业就是在无限的还债,没读大学之前,并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回事,而相反,原本以为读完大学就可以轻松成功,在如今看来似乎有点太不可能,廉价大学生到处都是,干着辛苦的活,拿着不如农民工的收入,还要追求必要的享受,最终,就是无限的欠债还钱,日子过得不怎么样。
读大学是家人父母村里的最大期望
我所生活的农村,在十年前,大学生并不是很多,能读上高中的都不算多了,一旦你考上不错的高中,你在村里也就成了红人,个个都指望你能考上清华北大,因为在那时候的农村人眼里,中国就只有清华北大两所大学,其他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再加上以前村里很少能出来大学生,他们认为考上大学的人就是有出息,将来不管什么,都得比打工的好,打工的今年不想干了可以在家休整,等到想出去打工又出去,在他们眼里,打工的不稳定,而大学毕业生,工作就非常的稳定,收入也很可观,前途还是一片大好。
在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就相当的优越,因为一个村里面每年能出来的大学生都还是个位数,而且也从那时候就把考上大学的当成一个榜样,让家里的孩子学习他们,学习他们将来也能考上大学,干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出去打工,辛苦又不安稳,没事干就得回家种地,这样一来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勇气能够回去村里,在外面过得不好也不敢回去说,为了给父母村里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再苦我还是得呆在城里。
那时候,读书真不容易,家里东凑西借的,凑齐了学费,拿到学校一下交了就没了,还有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还是靠家里种地的父母撑着,如果家里有两个大学生同时读大学,虽然父母脸上光彩了,但是更加辛苦了,每年都要去借很多钱,靠种地也根本无法支撑,那时候亲戚家里有闲钱的,也都舍得拿出来借,因为都想着大学毕业,不要几年就能挣回来,书肯定要读,举债多少都得读,就是那时候的思想。是没有错,但是世界变化太快,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等毕业了,工作生活都不如意,还要面临很多问题,家里欠下的钱,一时半会有还不上。
毕业后,各种压力就来了,生活都困难,更别说还债
不管在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都是相对的,收入高,每个月的支出也不会少,收入低,每个月开销还算可以,短时期是攒不下钱来还债的,大学四年,不说多的,欠个两三万元,不算多,只是一个孩子读书的话,如果两个,可能要翻倍,毕业工作了,省着点,还是能够尽快的还上。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因为很多问题还是摆在面前了,每个月房租贵,一个月能够结余1000-2000元都不容易。毕业时候,父母还不算太老,说他们还能种地,还能苦,所以他们也就担负起还债的责任,才毕业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多的起色,所以父母理解刚毕业大学生的苦衷,没有要求担负起读书时候的债务。
再过了个两三年,面临的又是买房结婚的问题,这些父母也操心,作为农村孩子,也没有办法,就算不买房,结婚还是要钱,如果彩礼再高一点的话,别说还债了,旧债没有还完,还得去借钱讨媳妇,就算工作了五年,能攒10万的人不算多吧,大家都是有钱了就花了,总感觉到处都要用钱,不是钱挣得不多,而是始终不够花,结婚一下子10万就去了,还得向父母伸手,最终欠下的债越来越多,总感觉很愧疚,读完大学,还没帮上父母还债,又得让父母到处借钱。
如果再在城里买了房子,那么这些都推到父母身上了
城市房价过高,农村又没法回去,这就是如今毕业的农村大学生的困境,如果能攒钱,也都希望能够在城市里面安家,毕竟结婚生子,这些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房子,以后面临的问题又多,这些跟农民工有区别了,农民工我只是在城市打工,最终我还得离开城市回去农村,但是这些农村正规大学生呢,有固定稳定的工作,工作丢了没事干,回去家里不会种地,买房还得家里凑钱才够,买了房子每个月的贷款,那就更别提了,农村欠下的债,还是得靠父母一年一年的补上,因为是亲戚,不急用钱的情况下,也就是一年一年的往后拖了。
所以啊,农村大学生,大学毕业就得担负起很大的负担,不光如此,家里的父母也要为此承担更多的债务,而自己又经常无能为力,也许自己收入确实比没读书的高,但是那些不读书出去打工的,他们家里并没有因此欠上债,偶尔还能带点钱回去盖个房子之类的,农村大学生真的不容易,看似体面的背后,其实饱含各种各样的辛酸!经历过的也都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