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进城说点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大多来自于师范。教育部门领导大多任过教师。教师的压力大,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是很多行业无法想象的。所以,很多人民教师梦寐以求想转个行。考进公务员系统更好,考不进公务员也要进城当教师好。有人说城市里的老鼠再差也比乡坝里的田鼠好。比喻肯定不恰当,但道理应该相通。城里教师不愁路不好走,不愁绩效奖难发,不愁家长不送礼,虽然少了点农村教师补贴,但在外补补课,赚点外快,日子悠闲,远好于农村教师。所以出现大量的农村教师争相考调进城的现象。
不论怎么说,统一考调总比靠关系、比金钱、比权力的所谓借调好。考调给了大多数人机会,既然想公正就得做到公正。有人质疑是好事,有人实名举报更是好事。这不应该称为负能量。因为对社会来说,质疑与举报倒逼政府转变理念,从而推动行政管理创新。面对质疑与举报,广安区人社部门及时回应,值得网民们肯定,网民看到了你们的作为。你不引导舆论,不能及时得到真相,谣言就会满天飞。但回应还需要继续跟进,比如两位参考老师质疑的分数,能不能提供直接证据进行公布,比如面试时各评委及主评委签字单,总分计算单,三位考生签字认可的面试成绩单、考生面试及笔试成绩排名表,原始依据才能说明情况,这些证据,相信广安区人社局必定会留存备查的。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会减少猜疑,减少猫腻。所以公开有何不可,就当开展了一次政务公开的试点而已。
解决教师考调进城的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根本。年轻教师最要紧的是需要找朋友、谈恋爱,在农村任教确实很有不便,钱对他们来说居于其次,不是特别重要。老年教师家庭稳定,子女长大成人,过好一个幸福晚年,钱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位的。所以需要老年教师下乡,年轻教师进城。尤其是中老年校长下乡,一个好的学校校长是关键。好校长可以带出一群好教师。所以,以提高农教师待遇入手解决农村师资紧缺的问题需要好好研究。比如,在县城由政府出面统一修建教师公寓,政府给以补贴,农村教师低价购买,解决其假期间或退休后城里住房问题。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政府每月再给三五百的退休补贴,优先评聘职称等。以地方立法的方式确立下来,一届接着一届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年青教师在城里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找到了老婆,生下了儿女,学到了教学经验,等其急需用钱时,又会主动到农村去工作,退休了又回到城里生活。这样的良性循环,既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又解决了城里老师人满为患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