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组自驾车队前往汶川萝卜寨摘车厘子,在村子临聘人员的指挥下停车时压坏了一些猪草,被猪草主人索要10000元赔偿金,后经协商赔偿了3000元。事后经车主上网发帖后,引起关注。6月7日下午,汶川县旅游局工作人员、汶川县萝卜寨的村支书、村主任及涉事村民专门到成都向车主道歉,并现场还给他们3000元钱。 据新闻报道,自驾车队的车确实压坏了村民的猪草,索要赔偿也市无可厚非,但开口就要价“一万”也很吓人,即使最终只赔付了三千元也不合理,况且车主是经工作人员指挥停的车,既然出了问题也不应是只找车主们赔偿。另外,猪草主人来索要赔偿时,还纠集了一群本地人一起围堵,并还打砸车辆,种种表现都是猪草主人有意敲诈一笔。不过当地政府反应迅速,得知网贴信息后及时调查情况,还亲派政府工作人员赴成都向车主道歉并归还了3000元,同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会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管控措施,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汶川县政府的舆情应对及处置是值得肯定的。 因不小心损坏当地人财物会索要高价的赔偿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屡见不鲜了,大多人吐槽的点在旅游不规范、当地人刁蛮等,但此次汶川萝卜寨的“天价猪草”事件,倒是让“汶川地震”、“捐款”、“援建”等字眼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笔者看了一些网民的评论,综合而言就是一句“汶川地震灾区人民不懂感恩”。其实不知网民们为何要将此次事件扯上“汶川地震”,事件中的村民固然是值得网民声讨的,但是不能一竿子敲死所有人,再说汶川人需不需要感恩也不应用8年前的地震来衡量,换句话来说,难道因为当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援助及捐款,就必须要对所有人都抱有感恩之心吗?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种道德绑架。 不可置否的是,“汶川”确实是因为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才开始被大家熟知,也是因此大大提升了汶川的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说起“汶川”,大家都会提到地震,汶川是因地震而出名,也因地震获利,但好像也让汶川人民背上“要感恩”的包袱。就像汶川地震中最小救人英雄林浩,因为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后,他没继续完成做建筑师的梦想,却开始走演艺路,因偏离了众人心中的“英雄路线”就招来谩骂声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逻辑。 笔者想强调的是,汶川有受于外界的帮助,但是也不能成为“感恩”的标榜,当地少数民族即使蛮横,也不代表整个民族。人分好坏,但是不分地域也不分民族,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好人和坏人,不能因为一个坏人的存在就攻击地域、民族,以偏概全的逻辑是最低级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