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只要是有手机的朋友就一定会或多或少收到过这样的信息:
或者是这样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
如果说以前的短信诈骗都是以被骗者熟人的名义来行骗,那么现在兴起的“网络诈捐”就直接向数量庞大的陌生人下手了。
相信不少朋友都曾经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看到过这样的消息:某某身患重病,但是经济困难不足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施以援手,一般都是在结尾留下了一串银行账号。许多善良的网友一见了病人悲惨的境遇就萌动了恻隐之心,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号召自己的朋友也去援助。从出发点来看,自然是值得鼓励的,可是全民“爱心涌动”的温暖背后,却是冷冰冰的算计和欺骗:
乐山一女童坠楼,父母发起“轻松筹”得到70万元,网友扒出女童父母有房有车高收入,质疑其为何不先努力自筹就巨额众筹;广东梅州一女孩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其父母通过“轻松筹”两天内便筹到了41万多元,网友扒出其家里有房有车有千万拆迁款……“轻松筹”一年募集1.8亿,却身陷道德漩涡,“轻松筹”真的变成“轻松骗”了么?
http://www.mala.cn/thread-13725488-1-1.html
不知道捐款的善心人看到这些新闻会是什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