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79|评论: 7

[民生杂谈] 守艺|巧手织“锦”五十年 一张凉席卖上千元(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许多人认为,所谓工匠或艺人就是一种掌握了一门传统技艺后进行重复机械劳动的手工者。其实,工匠是有更深层含义的,其往往意味着技艺的传承以及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风貌与气质。那些传统的经典作品背后,是匠人们智慧与汗水的凝结。

   一把篾刀,各种竹子,

   只要经过他的妙手,

   便织出漂亮且实用的凉席。

   从当年辞去教师工作,

   到闻名乡里的织席匠,

   再到鲜有人问津,

   来自巴中恩阳区的陈绳(化名)的织席经历,

   也正是传统手工匠随着社会进步渐行渐远的一个缩影。


   在巴城后坝丽景天城A区的一栋居民楼底层,有一个面积约10 余平方米的庭院,阳光透过树木斑驳地照进来。

   72岁的陈绳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十指飞舞,他正在织一张凉席,大约20天即可完成。


   上个世纪60年代,陈绳是今恩阳区明阳镇的一名代课教师,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在旁人眼里,也算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陈绳每月领着10多元的工资,但那时的一张凉席就能卖出7元的价格,陈绳毫不讳言,这也就是他辞去教师工作的原因,“当时家里太穷了。”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陈绳心灵手巧,除了凉席,凡是农村需要竹子编制的工具,他都能得心应手,辞职后的他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
9540000dc4c17893854.jpg


   上个世纪70年代,手工编织的凉席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到了夏天,基本供不应求。陈绳清晰记得有一天逢集,当地政府一工作人员来到市场上卖凉席的地方:“谁能在凉席上织上花纹或者图案?”见无人应答,陈绳“揭榜”,允诺一周之内可以完工。陈绳说,这也算得上他的转折点,这“一战”让他成了远近知晓的织席匠人。

9520000de7e40b1a9e2.jpg

   陈绳能够织出单花、双花、折花、团花等花纹,和平鸽和文字也经常出现在他织的凉席上。1980年—1990年,他的凉席经常被收购,远销东南亚地区。

   当年由于凉席的需求比较大,恩阳的竹子已经无法满足陈绳的用竹需求,他就经常到通江、南江、旺苍等地收购原材料。陈绳透露,1998年左右,他差点在南江县桃源镇成立一个凉席厂,招收学徒,无奈鲜有人报名,只好作罢。

   陈绳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和手工凉席的逐渐淘汰,他早已不把织凉席当做经济支柱,而是成了生活的乐趣。但每年夏天,还是有熟悉他的人邀请他织席,目前每张凉席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前两年还有人专门来买凉席,寄给美国的朋友。尽管价格不错,但他每年只能织出几张席子。
转载(巴中晚报)编辑/晚报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们巴中的手工艺人顶一个

发表于 2016-6-2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手艺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没有人去继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们巴中的手工艺人顶一个

发表于 2016-6-2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门技术,还有打石头啊,都没有人愿意去学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6-29 21:52
帮手工艺人打个广告。因为老艺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也不能出去卖了。竹席现在有5张没有销出去。希望有需要的网友能够帮个忙。用不着的可以帮忙宣传下。谢谢大家。联系电话。18728750760。陈老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30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艺不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