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官吴建民死了,就在昨日凌晨,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车祸。
吴建民不仅是前外交官,而且退休之后仍然不甘寂寞,常常活跃于各种外交或非外交场合,且每到一地,每发一声,都能引起媒体关注,甚至成为舆论焦点,徐娘韵已去,风头犹胜昔,这该羡煞多少人啊!就是死了,还能这么轰动,无数人因此议论纷纷,连一向喜欢清静的顽石都还要来凑个热闹,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不可谓不成功。吴先生不虚此行、不枉此生了!
吴先生之死,泰山乎?鸿毛乎?观察舆情,发现各方反应差异悬殊。有为之悲伤的,似乎更多的是额手称庆的。悲悼者(不管是人悲还是狐悲)既有吴氏的国内同志,亦有其国际友人,所悲者无非认为特色外交痛失一英才。而爱国者(吴氏话语即民粹)多作庆贺,谓汉奸少一干将,西奴去一走卒,斯中华之幸也;更有甚者,称肇事之司机为民族英雄,这幽默的确有些黑色了。
于吴建民之死,顽石无所悲,亦无所喜。
我与吴氏非亲非故(也没有这种幸运),且一向不齿其柔媚的外交主张,对于他的死,我似乎找不出悲伤的理由。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每个人的死都要去怆然甚而泣下,那人生便只剩下天长日久有时尽,此悲绵绵无绝期了。更何况,伸张正义被冤死、讨薪路上被虐死、疫苗食品戕害死、天灾人祸无辜死等等无数不该死而死难的同胞让我悲都悲不过来呢。
但吴建民毕竟死了,且死于横祸,顽石不会不该也不必喜上眉梢。为一个人的死而喜不自禁,似乎有违“死者为大”的古训,即便死的是吴建民。再说,不就是死了一个奴媚外交的吹鼓手和马前卒吗?难道奴媚外交家因吴建民之死便全都香消玉殒?况且吴氏生长的泥土还很肥沃,空气还很丰盈,阳光还很灿烂,吴氏之死又有什么值得庆贺和高兴的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大家往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