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054|评论: 47

[旅游·户外] 【锦绣中华】——三湘纪行(3)岳麓书院与爱晚亭(中)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1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北宋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明代称为“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

0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在岳麓书院的位置  (7)

04 (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1、前门(外门),2、赫曦台,3、大门,4、二门,5、半学斋,6、教学斋,7、讲堂,8、湘水校经堂,9、百泉轩,10、汲泉亭,11、拟兰亭,12、御书楼,13、慎斋祠,14、船山祠,15、崇道祠,16、六君子堂,17、,19、碑亭,20、后园门,21、时务轩,22、麓山寺碑亭,23、咏归桥,24、风雩亭,25、吹香亭,26、照壁,27、德配天地坊,28、道冠古今坊,29、大成门,30、东庑,31、西庑,32、大成殿,33、明伦堂,34、文昌阁,35、崇圣祠,36、附属房,37、屈子祠,38、道中庸亭,39、极高明亭,40、延宾馆,41、山门,42、中国书院博物馆。

0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业专科校校长宾步程撰写。“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0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块是 “道南正脉”匾,由乾隆皇帝御赐。这里的“道”是指理学。战国时期思想界是百家争鸣;汉武帝“废诎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一些儒学思想家吸取佛、道新的思想,发展形成儒家新的思想体系。其中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称为“理学”。岳麓书院是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基地之一,所以此匾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湖湘学派是理学南传的正宗。它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此额为原物。另一块是“学达性天”匾,由康熙皇帝御赐,意思是人通过对理的体悟,可以认知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原额被毁,这是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

04.jpg

06.jpg

0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屏壁正面书有《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二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栻撰,它阐明了岳麓书院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目的的办学思想,对书院教育具有重大影响。该文由湖南大学校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昭怡1983年书写。屏壁背面刻有岳麓山全景图,临摹自《南岳志》。
       讲坛上放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08.jpg

09.jpg

10、讲堂屏壁正面书有《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二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栻撰,它.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前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友兰先生所书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此联妙在:上联两句原是本书院大门联,下联援引《离骚》中的一句话:“沅有芷兮澧有兰”,略作改动为:“沅生芷草,澧育兰花。”便成了两个对仗句。从全联看,上、下两联,各自成对。在内容上也有内在逻辑联系。为什么“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07.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这些都是中国书院教育研究的重要史料。

       讲堂左侧(北侧)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

11、讲堂左侧(北侧)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jpg

       讲堂右侧(南侧)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

12、讲堂右侧(南侧)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麓书院最核心的建筑“讲堂”中,悬挂有清代学者旷敏本(1699-1782)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即院长)时撰写并书写的楹联:
      
       上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原件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83年由颜家龙补书重刻。楹联可解释为:

       世间的是是非非,复杂多变,作为个人仅能凭自己的想法去审慎辨别,判断何事该为,何事不该为。若是该为,纵死不退,若是不该,则宁死不为。而所做之事,不论他人是赞誉有加,或是毁谤嘲讽,皆应淡然处之。至于所谋之事是否成功,只能取决于冥冥定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所谋之事不成,你就来登上岳麓山顶吧,在这里,天上的朗月清晰可见,拂面的清风凉爽宜人,天地之间的万物至理悠然可知,让你可以轻松忘却俗世中的荣辱得失。

       若所谋之事成,那你就要去思考如何回报君主、亲人以及有恩于己之人;如何为万民百姓、自然万物的安身立命出谋划策;如何为将圣贤之道的传承续接尽心尽力。如果这些你都做到的话,你也来岳麓山吧,来登上这里的赫曦台,在这里俯瞰衡山的云,湘江的水,这里的山水文章定然和你的行为心性相契合,令你有天人合一的至美感觉。

13、岳麓书院讲堂内悬挂的长联.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右边是“今日书院馆”,陈列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书院的照片和题词,以及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的学术活动。  
       讲堂左边有“文泉书店”,游客可以购买到有关书院的书籍和其它著作。


       讲堂背面,和御书楼对望。

14、讲堂背面,和御书楼对望。.jpg

       从御书楼上看讲堂后门的回廊,中间左为汲泉亭、右为拟兰亭。

15、从御书楼上看讲堂后门的回廊,中间左为汲泉亭、右为拟兰亭。.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水校经堂  现存建筑位于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后经清代重修,阁楼存放祭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设于今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湘水校经堂是以研习汉学为主的学校,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当时书院教育中专重科举仕进的陋习,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树立新的学风。湘水校经堂在治学上强调“精微并举”,注重朱熹、张栻理学的传统,能兼容各学派的不同观点,无门户之见。培养的著名学生有郭嵩焘、左宗棠等。   
       湘水校经堂在岳麓书院内办学前后共45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从岳麓书院迁到城南天心阁附近。原堂址改建为船山祠,并将吴荣光亲题的“湘水校经堂”堂额留于明德堂以作纪念。  
       现在湘水校经堂设有反映今日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和学术活动的展览和欧阳厚均书房陈列。  
       欧阳厚均(公元1766—1846年),字福田,号坦斋,湖南安仁人。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创建并主持湘水校经堂。

01.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慎斋祠,专祀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咸丰年间始建于岳麓书院屈子祠北侧,后毁,旋迁建现址。罗典(公元1719-1808年),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始任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

02、慎斋祠,专祀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咸丰年间始建于岳麓书院屈子祠北侧,后毁,旋迁建.jpg

0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山祠专祀明末书院著名学生王夫之。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王夫之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祠庙原为清道光十三年(1833)创建的湘水校经堂。光绪元年湘水校经堂迁往河东办学,于是辟为船山祠。祠前悬有清代岳麓书院著名学生、外交大臣郭嵩焘所撰对联。

04、“船山祠”,专祀明末著名学者王夫子,他曾在此创建“湘水校经堂”,后迁走,辟为此祠.jpg


0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崇道祠又称“朱张祠”,专祀朱熹、张栻。元延祐元年(1314)建诸贤祠于讲堂左侧,合祀朱张及书院建设有功之臣。明弘治七年(1494),始建专祠于讲堂后,后毁。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布政使觉罗敦福重建于今址。

01.jpg

02..jpg

0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君子堂: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此后多次迁移,又屡有所毁。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于今址。三间硬山建筑,与崇道祠连成一片。祠内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记》,所祭祀的六位对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先儒分别为: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

04、六君子堂: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此后多次迁移,又屡有所毁。清嘉庆十七年(.jpg

0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濂溪祠专祀周敦颐。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人尊称为濂溪先生。其学说对以后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被尊为理学开山祖师。祠内悬有“超然会太极”匾,是清代山长车万育为颂扬周公太极图说理论而题书的。祠内壁上有《移建濂溪祠碑记》石刻,原《濂溪祠记》碑,仍留于今六君子堂内。
       往前走,可以看到四箴亭。

01.jpg


02.jpg


0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箴(zhēn  音:真,规劝的话)亭专祀程颢、程颐。四箴是二程根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即视箴、听箴、言箴、动箴。拒载书院在宋代时就建有四箴亭,嘉靖九年(1530年)颁御制“敬一箴”于岳麓书院,长沙知府潘镒建敬一亭于文庙大殿后,天启四年(1624年),长沙推官林正亭重修,改名为“四箴亭”。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迁四箴亭于今址。亭内现存清刻程氏《视》、《听》、《言》、《动》四箴碑。
04.jpg

05.jpg

06.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讲堂后面(岳麓书院西侧)、御书楼前两边,北侧的汲泉亭和南侧的拟兰亭。

      汲泉亭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拟兰亭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书院多有藏书楼。
      岳麓书院创建初期就在讲堂后面建有书楼,后来宋真宗皇帝赐书给了岳麓书院,更名为“御书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抚丁思孔从朝廷请得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籍,始建御书楼于现址。  清代所建的御书楼不幸毁于抗日战争中,今天御书楼是80年代仿宋代风格重建。现在是湖南大学的古籍图书馆。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曾将其万余册个人藏书捐赠给岳麓书院。御书楼内辟有“力群书屋”,专室保藏。  
       我国古代藏书楼很注重防火,楼前多建有水池;房屋之间还建有高高的封火墙。同时,出于一种信仰,在大楼屋脊的两端常常塑有两条昂首的龙。据说这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名叫“蚩(chi)吻”,好吞火。以此辟火灾。至于檐角的宝剑,则是因为蚩吻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啃木檐,为了防止它的劣行,就用宝剑镇住它。中国古代建筑处处浸透着传统文化色彩。  御书楼两侧复廊嵌有《朱熹诗碑》,《重修岳麓书院记》等重要碑刻。
       从御书楼左侧边门进入的是园林。那里有麓山寺碑、百泉轩和书院八景中的四景。  
       从御书楼右侧也可以进入专祠。那里有纪念理学先贤和书院有功之臣的祠堂。

01.jpg

02.jpg

6597344644563828195.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