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花鸟图》册,是清朝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绘画之作品,绢本,设色,共十开,每开纵32.6cm,横28.6cm。 款署:“臣郎世宁敬画”,下钤“郎世宁”朱文印、“写生”白文印。每开均有钤“郎世宁”、“写生”印。鉴藏玺印有:“乐寿堂读书记”、“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等。每开均有乾隆朝内阁大臣梁诗正的题诗。
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博取法中两国,传统绘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虚实相托,还特别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实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该画册,在表现技法上,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画派那种注重色调的明暗,及透视的特点,和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的质感,还原固有的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故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现将这难得一见的作品,从博物院中搬出来,摆在每位网友的电脑、手机中,摆在大家的眼面前,让其看个够。呵呵!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过,你要先泡上一壶好茶,倒上,然后,坐下来,静静地欣赏:
注 :
1.郎世宁 (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意大利人。耶酥会教士。康熙二十七年(168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耶酥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l,1656-1730)等抵北京,他们携来路易十四赠送的许多西洋绘画作品。康熙命召致的法国传教士九人来华,郎世宁等六位传教士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到达中国的广州,接受中国的绘画水平测试,郎世宁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广州巡抚得知郎世宁来到后立刻向康熙皇帝作出汇报:……奴见是技艺之人,即谴人伴送进京,先奏闻。…….朱批 :”知道了”,西洋人着速催进京来。得康熙恩准,郎世宁十一月至北京,入值内廷,充当画师,传授画艺。昼居海甸如意馆,夜则寓居东堂。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尤其得到乾隆赏识。而郎世宁用画笔为后人留下了乾隆的文治武功的历史画卷。乾隆年间,郎世宁了参加圆明园欧洲式样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圆明园十二兽首铜像由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 (R.Michel.Benoist,1715-1744)设计监造,清宫廷匠师制作。乾隆三十一年(1766)六月初十,郎世宁卒于北京,奉旨赐衔侍郎,并赐银三百两治丧。
2.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著有《矢音集》。
3. 设色-指涂色 ;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