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红包,两人发生抓扯
每逢新人结婚,按照习俗,无论金额多少,讨要和发放红包历来意味着喜庆,甚至成为婚礼中最令人期待的环节。
但是,从2009年起,在达州市人民广场上,逐渐形成一群专门讨要红包的职业“红包党”,他们几乎每天风雨无阻聚集在人民广场的亭子周围“守株待兔”,等待着一对对新人,道一声恭喜,便伸手讨要红包。简单的拒绝,是难不住这些“红包党”的,他们会一路跟随索要,甚至发生抓扯。对此,不少新人感到厌烦,纷纷吐槽:这哪里是贺喜?简直就是添乱。
记者经过多日蹲守暗访,不仅见证了红包党索要红包的过程,并了解到通过讨要所谓“小红包”,这些“红包党”轻松月入上千元。尽管极为令人厌烦,但是派出所和当地社区也有些无奈,因为难以定性且没有报案人,相关部门也只能加强巡逻和劝导。
暗访直击
现象一:
带着小孩讨红包,给少了不干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记者再次前往达州市人民广场,上午10点刚过,恰逢一组婚车出现,新郎刚刚下车,就有几位“红包党”围了上来。记者注意到,因为身着礼服,新郎本人所带红包个数有限,很快便被分光。
新人一行刚走了没几步,坐在广场花台上的几个人开始了第二轮讨要,伴郎刚刚递给新郎的一摞红包再次被分光。但这次“红包党”们没有立即散去,其中一位穿红衣服的女子在收取了红包之后,明确表示红包给少了,看到新人迟迟没给,红衣女子把小孩推到自己身前拦住新人,反复要求能够给小孩也拿一个红包。
等其他抢红包的人散去之后,妇女继续拉着小孩走到新郎的面前索要红包。伴郎看不下去,给了红衣女子一个红包,但女子还没有走的意思,再次问道:“还有没有?”新郎和婚车司机摆摆手,径直走开。
现象二:
红包内只有1元钱,抱怨不够吃个包子
在此前的一次暗访中,记者还看到,“红包党”中的一位老太因为行动迟缓没有抢到红包,在新郎新娘下车到湿地公园处留影的时候,老太步履蹒跚,一直跟随新人索要红包,导致一对新人无法拍照。一旁的伴郎见状,给了一个红包试图将其支开,但老太不太满意,反问新人:“就一个红包啊?还有没有?”年轻的伴郎似乎不知如何回答,未予理睬。但这样的冷处理,并没有让老人放弃,无论新郎新娘走到哪,她都一路紧紧跟随围堵,随后,新人一行简单拍了几张照片后匆匆离开。
这对新人离开后,老太转身向记者说,当天才要到一个红包,而且才2元钱,这与她的预期还远远不够。在随后的时间里,她继续在广场上转悠,10点30分左右,又一对新人到达正在拍摄,老太直接闯入镜头导致无法拍摄,伴郎和众亲戚给了几个红包,然后告知老太“红包发完了”。但随后,老太瞥见亲戚队伍中一名女子的皮包内还有红包,老太拆开自己讨到的红包大声抱怨:“一元钱,就是半个红包,这算什么,还吃不上一个包子。”
现象三:
翻栅栏抢红包,为讨红包抓扯
同样在5月28日上午,一组婚车刚刚停在人民广场的公路对面,眼见婚车到来,正在广场上的红包党迅速翻过公路中间的栅栏,上前围堵新人。由于围堵场面混乱,其中一名女子一次讨要到了两个红包,而另一名中年男子一个也没讨要到。中年男子似乎对此不满,转身拉扯身边女子手中的红包,女子推开中年男子:“你拉我干啥子?”但中年男子不依不饶,两人为此发生抓扯。新郎廖先生趁此赶紧离开。
此时恰逢另一组婚车到达,两名“红包党”也迅速停止了抓扯,重新上来围堵新人,新郎似乎早有准备,撒出一把红包后试图趁众人抢红包赶紧离开,但刚才那名女子迅速堵了上去:“弟弟给姐姐发个红包嘛,姐姐刚刚没抢到。”在新郎庞先生连续给了四个红包后,女子这才让出路来。
等两组婚车开走之后,女子把抢到的红包拿出来清点,大概有20个左右红包,其中大多都是单个2元钱。
新人吐槽
本来很喜庆,但强行讨要很心烦
在记者暗访期间,也跟新人们作了交流。新郎庞先生表示,结婚当天发放红包,本来是个喜庆事情,按照老人的说法“要到红包的就可以沾点喜气”,作为新人,接受了别人的祝福,也很愿意把这样的“喜气”分发出去,而且如此一来,整个结婚也显得热闹。对于人民广场上的这些红包党,庞先生称,如果讨要者能够文明一些,自己分发一些红包也是乐意的。但从下车起就一直遭遇围堵,并严重影响到自己拍摄外景,庞先生就有些厌恶了:“有些(讨要红包者)要了又来要,不给就不走,甚至直接伸手抓抢,(讨要红包的)性质就变了。”
新郎古先生的看法和庞先生类似。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天本来准备按照当地习惯,和伴郎伴娘以及一帮朋友去人民广场拍一组迎亲过程中的外景照片,结果全程都有人上前讨要红包,而且“不给不走,要了还要”,古先生回忆,其中一位老太太连续跟自己要了三次,“我都能认出她了,她还非给我说她没有抢到,明明递到她手里了的”。就是因为一直被“骚扰”,古先生一行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另一位市民周先生则表示,自己结婚时遭遇过更过分的,“一群人把车门堵住,不给红包连车都下不了”,后来,周先生无奈摇下车窗撒出一把红包,才趁乱下了车。
还有周围商家告诉记者,此前还发生过因为没有讨要到红包,新郎新娘被骂随后发生口角的事情。
记者调查
从2009年开始,逐渐形成职业讨要人
人民广场地处达州市人民政府对面,是当地市民休闲跳舞的地方,因为人多热闹,一直是很多年轻人结婚时婚车必经之地,主要是到此出外景拍下一些视频和照片作为结婚纪念。
综合周围多位商家及市民的采访,人民广场的职业“红包党”大约始于2009年,因为这一年,人民广场周边修建起了绿化休息区。市民们回忆,最初是零星老人上前讨要,后来更多的老人加入,到了现在,也有一些中年男子和妇女也参与其中。并且,形成了至少十位长期蹲守的“熟面孔”。
从23号到29日,记者在近一周的走访中发现,每天都有十来个人前来讨要红包,按照周围市民的提醒:“这些人就是专业要红包的”。其中一位老太太来自外地,在人民广场固定出现大约有一年多时间。记者注意到,这位老太太几乎每天准时出现,和其他人成群出现不同,老太太每次都是独来独往。在攀谈中,老太太自称姓宋,来自山东,今年74岁。儿子和媳妇都在达州当地工作,她到达州生活有五年左右时间,“以前听不懂达州话,所以没来(讨要红包)”。记者问及为啥要讨要红包,老太太自称身体有病,除了讨要红包,也会捡拾废品。
那么,这些人每天守候于此,难道没有工作吗?靠着要红包一个月能要到多少钱呢?一位陈姓女子告诉记者,自己没有上班,每天固定带着一个看起来四五岁的小孩前来讨要红包,据她自称,多的时候比如重大节日或者“当天日子好的时候(吉日)”能要到上百元,少则也能要到一二十元。有其他的“红包党”告诉记者,女子带的小孩别人都以为是她孙子,其实是她自己的孩子,“带着娃娃要红包更好要,而且可以多要几个”。
另一位在人民广场生活多年的市民向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此前和这帮人聊天,除了讨要红包,部分“红包党”有时候还会跟着在周边白吃婚宴,吃不完的还会打包,“客人多的时候,新人根本忙不过来,也不会认出来(是来白吃的)。”
部门说法
如果涉嫌违法,将依法处理
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目前还没有人因为抢红包打架到派出所或者有人因此而前来报案,此前在接到部分市民的情况反映之后,派出所还多次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查看,辖区派出所所长李平表示,这些人要红包确实已成现象,严格来说是一种乞讨行为,如果其行为有过分之处并涉嫌违法的话,将对这些人进行依法处理。但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派出所对其行为也无法认定为违法。此外,派出所曾经考虑过驱赶这些人以维护广场正常秩序,但是他们混杂与普通市民之间,而广场是给所有市民休息游玩的,“总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赶走,而且大多都是老人”。
记者从周围居民处了解到,此前社区也曾试图介入对这些讨要红包者的处理,但因为主要是老人,社区也只能对其劝导教育。记者也曾联系当地街办,接电话的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了解此事,但并未表示将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