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30|评论: 3

这座老旧的图书馆,是南充市图书馆的老馆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充市大北街138号,虽然牌匾上的字体有些脱落,但仍可以看出图书馆几个字,目前图书馆只有一层还在使用,这座老旧的图书馆,是南充市图书馆的老馆址。 问世于1952年的南充市图书馆, 最初的名字并非如此, 而是叫“川北人民图书馆”,当年10月,更名为南充图书馆,1953年改为南充市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步入图书馆的黄金时期,“一座难求、一书难借”的现象成为了常态。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市民娱乐的方式有限,每天下班后,享受休闲娱乐时间不是看书就是看电影。 家住宁安巷、毕业于川北医学院的学生蒋礼,回忆说,他1986年因为参加高考,为了能够看书,凌晨就去图书馆排队。
图书馆.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1月13日,南充在科普协会开辟阅览室,陈列通俗读物及报章杂志。4月2日,接收南充大北街房舍,8月1日,胡耀邦命名的川北人民图书馆正式开馆。当时馆舍面积5000多平方米。据市图书馆副馆长刘军回忆道,当时除了位于南充的川北人民图书馆,还有位于泸州的川南人民图书馆、位于成都武侯区的川西人民图书馆、位于重庆的川东人民图书馆。1952年10月20日,更名为南充图书馆,次年7月,更名为南充市图书馆。建馆时只有管理人员6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馆”建成后,成为了很多市民闲暇时光、节假日的好去处。开馆的时候,新书就有9058种,总计1.33万册,报纸20种,杂志77种,有旧书2.96万册,来看书的市民应接不暇,从8月1日开馆到月底,阅览人数达1.15万人,平均每天450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资料了解到,1952年建馆时,订立了借书公约,借书公约出来,随着借书的人越来越多,管理起来也很困难,需要制定一些更为系统的借书办法,为了能够更好管理书籍,1963年起,实行了借书交两元押金、外地出差人员临时借书交押金的办法。1964年,改进了农村借书制度,只要手续具备,符合要求,到馆就可以办理,而且免收工本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