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论开篇曰:“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在灵云山脚下,嘉陵江畔的南部县红岩子电站河床闸坝北侧的桂花苑内,一批太极拳爱好者,在每天清晨,随着悠扬的太极乐音响起,如风的身姿,迅速摆好太极起步式。“太极推元气,神翁正昂扬”,他们以松软沈稳的形态,如载重之船,沉稳荡于江河之中,既有牵引在上而又有运化在胸。他们的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引导,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在柔和的动作中藏有几分刚劲,双手握拳,转腿,向前缓缓冲拳,推掌,更让沉浸其中的学练者觉得正以全神贯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开,动作多么精确,到位,整齐。 跟随队伍中的“领头军”老者,挪展身姿,动作整齐划一,优雅中蕴藉激情,诗意盎然。多年以来,不断有市民自发地加入这一行列。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这一太极队伍蓬勃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蔚为壮观,已然成为南部县的一道最靓丽最生动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的描绘者,是一位名叫杨茂银的太极教练。1997年退休后,认识到: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延年益寿,为此,决心学太极,练太极。当初跟别人学太极,教练师傅拒之门外,怕坏了他的门路;于是自己着手买光碟,买书籍,挤时间学,抢时间练。几个月后,觉得腿上有劲了,爬山不喘,心不慌,精神好多了,从此,不仅自己常年坚持练太极拳,还把传播太极拳,弘扬太极精神作为己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现在让你羡慕,让你敬佩:舞剑霍如羿射九日落,转体矫若群帝骖龙翔。 劈手如雷霆收震怒, 收脚似江海凝清光。拳手动分静合屈伸就,拳脚缓应急随理贯通。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在精彩的背后,隐藏着成功的召唤,2003年,南充市老运会太极拳剑比赛,个人获42式太极剑冠军;2004年“天年杯”古稀老人夫妻太极拳剑邀请赛,获夫妻组42式太极拳冠军;2005年西安杨氏“华亚杯”国际邀请赛获个人亚军,他自编花样42式太极拳在南充市老运会团体赛获优胜奖,2009年四川省太极专业教练评委授予“省级优秀太极拳教练”…… 杨老师多年练太极拳的经验和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对学员教练时,采取太极拳“模块学练法”,解决了太极拳教学中学与练的问题,使学员学得快、记得牢、乐意练。为了让学员学习明白、透彻、到位,一招一式,他都进行详细讲解、逐动细化、反复示范,并时时关注学员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解难释惑。每天练习结束后,还根据实际情况,为个别学员“开小灶”,专门辅导,彼此亦师亦友,深得众人尊重。 目前,杨老师和他的团队,凭借拳技特长精华、将更好的去传播太极拳,弘扬太极精神,助推全民健身运动,让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