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男子买了一辆全新凯迪拉克,却发现新车竟上过保险和临牌,车主一怒之下起诉4S店。法院终审认定:4S店销售中有欺诈行为,判赔3倍车款108万元。
●买车纠纷
>>4S店:未实际交付和使用过
4S店承认许先生所购车辆有出单记录,但否认曾实际交付和使用过。
因双方多次协商未果,许某向法院起诉了该4S店,请求法院按消费欺诈条款判决4S店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
>>一审:不支持三倍赔偿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涉诉的车辆的确在许先生购买前已经出售过一次。但法院认为,该案中被告尚未将涉诉车辆实际交付给许某,驳回许某关于三倍赔偿的请求。
>>二审:销售中有欺诈行为,判赔三倍
成都中院二审认为,4S店不仅故意隐瞒了车辆曾经出售和使用过的真实情况,还多次口头告知许某涉案车辆是新车,应认定为消费欺诈。改判4S店按车款三倍标准,赔偿许先生108万元。
所谓“无利不起早”,即使是去正规的4S店购车,消费者购车时也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销售车辆存在猫腻,或者价格水分较大等等。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几乎很难立刻察觉出这些问题,即使知道了也可能为时已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经济损失。
小心猫腻!为您解读那些常见购车陷阱
所以,今天小编就和您聊聊购车之中可能存在的那些猫腻,希望您可以通过本文提升您的购车知识,为将来购车带来帮助。
●猫腻一:低价吸引消费者意在出售高价车
骗术:“精明”的汽车经销商用低价车做幌子,尽可地扩大车价范围,来引起消费者。如果有消费者“上钩”的话,经销商会立刻主推高价位车型,以此来坑骗消费者。
对策:购车前应定好价格预算,不要轻信销售人员忽悠。
●猫腻二:试驾车动手脚与目标车型不同
骗术:一些经销商故意让消费者试驾高配或动力更充沛的车辆,让大家对这一款车产生好感,最终迷惑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对策:如果试驾试乘的话,建议您去较大的经销商,试驾前最好和销售人员多沟通,了解车辆参数信息等等。
●猫腻三:虚张声势加价提车
骗术:但加价提车真的是货源紧俏吗?其实很多加价提车并不是因为产能不足,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对策:多跑几家经销商询价。也可以去位置偏远的店面,一般这样的经销商会提供不错的价格,而且现车相对充裕。
●猫腻四:用“定金”和“订金”误导消费者
骗术:时常有人在商品交易中将“定金”和“订金”的含意和用途混淆,致使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对策:“定金”与“订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却相去甚远。如果我们购车时一定要签署“订金”合同,如果合同终止,那么消费者可以收到订金退款。而“定金”具有法力效益,需要支付违约金,甚至无法返还定金。
●猫腻五:优惠礼包水分较大
骗术:不良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水分,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比如品质较差的地胶、车膜等等。
对策:建议消费者购车时优先考虑优惠价格,经销商所谓的优惠礼包务必看仔细,向了解市场的朋友咨询一下赠送汽车精品是否靠谱。再有就是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了解后再做选择不迟。
●猫腻六:销售伪零公里“新车”
骗术:一些汽车经销商往往会驾驶商品车,并把路码表、传感器拔掉,使路码表失灵来确保零公里。
对策:选择车辆时我们首先要看轮胎,一般新车的轮胎基本没有磨损,包括轮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痕迹以及刺状的凸起。只要发现哪怕是最细小的轮胎磨损,而里程表显示为“0”的时候,车辆很有可能隐藏问题。还有就是“跑冒滴漏”,所谓“跑冒滴漏”是指车子行驶了一段里程后出现的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看车时需打开引擎盖观察发动机汽缸体和汽缸盖、油底壳之间有无机油渗漏,水箱周围有无水渍,电瓶装头附近有无污染和锈蚀,空调管路的接口处有无尘土沾上。
●猫腻七:用原厂授权配件冒充原厂欺骗消费者
骗术:经销商会忽悠消费者选装配置为原厂配件,常见的比如导航系统、汽车脚垫等等。殊不知很多配置只能算是原厂授权。
对策:我们在购车时建议慎重升级配置,更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冲动消费。
●猫腻八:忽悠消费者盲目上全险
骗术:保险的投保项目选择也是问题,因为作为私家车来说有些保险费项是根本用不到的,一些经销商告知车主新车保险就要上“全险”。那么全险真的有必要么?我们先来解读一下保险各项的含义解释:
①车损险:在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车辆损坏赔付(问清楚赔付上限)
②三者险:交通事故中对于第三方人的赔付
③盗抢险:投保车辆车辆全车被抢被盗的赔付(赔付不会赔付车内财产)
④人员险(司乘险):是保障投保车上的人员的,按座位承保,赔付金额以1万起并以万为单位翻倍,出险后按车上人员受伤情况赔付。
⑤基本不计免赔:免除保险公司的绝对免赔(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投保人为违法驾驶如无此项保险,保险公司有一定的免赔率,比如只赔付60%)
⑥油漆险:非交通事故中油漆划痕赔付(请问清楚赔付上限,油漆险分最高赔付额会有几种额度的最高赔付上限)
⑦玻璃险:非交通事故中玻璃损坏赔付(分进口和国产玻璃)
⑧涉水险:车辆被淹了(不同保险公司规则不同,有的公司会赔付比如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发动机进水等情况,建议问清楚)
⑨自燃险:车辆因本身电器、线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引发车辆燃烧
⑩附加不计免赔:同基本不计免赔
对策:其实有些保险并不需要上,比如涉水险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的(经常被积水淹没城市除外)。此外,如果你的爱车是停放在小区内,并按时交纳物业费用,那么按照法律果车辆被盗小区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还有就是自燃险,如果因质量问题引发的车辆燃烧,新车也会有质量保证。如果可以有效界定自燃原因,那么厂家是要进行赔付的。
总结: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说不少消费者已经不是首次购车,但面对精明的商家来说我们一直会是“新手”,购车陷阱少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购车绝不是超市购物那么简单,读者们一定要谨慎小心,多多了解卖车“猫腻”,否则下一个吃亏的可能就是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