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732|评论: 2

[kuik简阳专题报道]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的简阳禾丰迷你字库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uik简阳专题-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的简阳禾丰迷你字库塔,专题一直更新中,谢谢大家支持

此图片设有版权,转载,商业使用请经过作者的许可  
initpintu_副本_看图王.jpg
禾丰字库塔,又名小白塔,位于禾丰镇下场口青㭎村,距简阳市城区十五公里。该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全塔石结构五级密檐式,六角尖顶,塔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一至三级为空心,四至五级为实心。每极有一龛,龛内塑有一文官形象,神态尔雅,栩栩如生,这在全国字库塔建筑上较为少见的。该塔体通高15米。四周均雕有花纹图案。该塔的作用在于收藏字纸。因为在旧社会一般老年人都要以爱惜字纸眼光来教育后代,所以平时就把字纸用竹筐装起来,装满后就倒在里面,用火化成灰,以免污染地面。 DSCI4913.jpg 在禾丰镇民间又有这样一个传说,禾丰文人学士多年应考不第,县令来乡观察,发现小河上游【禾丰上场口】有石拱桥,其形如弓,小河似箭,弓张箭发,因此文华流逝,应建塔以镇水口【下场口】。字库塔建成不久,有乡人王崇德应试中举云。该字库塔为简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对该塔进行了维修。 DSCI4914.jpg DSCI4915.jpg DSCI4929.jpg DSCI4928.jpg 四川省,简阳的文保碑 DSCI4918.jpg DSCI4919.jpg DSCI4917.jpg 塔面的古文 DSCI4920.jpg DSCI4922.jpg DSCI4941.jpg 珍贵的文字 DSCI4921.jpg DSCI4923.jpg DSCI4924.jpg 塔面精美的造型 DSCI4926.jpg 迷你小白塔 DSCI4927.jpg 塔上栩栩如生的龙 DSCI4928.jpg DSCI4929.jpg DSCI4930.jpg DSCI4931.jpg DSCI4932.jpg DSCI4933.jpg DSCI4934.jpg
禾丰字库塔内一至三级为空心,四至五级为实心。 DSCI4935.jpg DSCI4936.jpg DSCI4937.jpg DSCI4939.jpg DSCI4940.jpg 禾丰字库塔内景 DSCI4942.jpg DSCI4943.jpg DSCI4944.jpg DSCI4950.jpg DSCI4945.jpg 塔窟里的关公像文字的建筑与建筑的文字  字库塔字库或惜字宫是四川的通常叫法,它还有很多称谓,如敬字亭圣迹亭惜字塔文风塔焚字炉等。从外观看,具有不同风格与造型,大多采用六角柱体或八柱体,也有的建成简朴的四柱体。塔身通常有一小孔,或方、或圆或倒U形,字纸便从这里投入。塔顶及塔身装饰风格各异,大都雕梁画栋,特色突出;有的则非常古朴,青砖碧瓦,未加更多修饰。塔身所刻对联横额最考究,如绵阳李白读书台字库有一联:倒笔写天,气贯星斗;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联文如太白一般潇洒豪放,气概非凡。
文字里面有神灵
  古人为什么要将废弃的字纸焚烧于塔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习俗敬天惜字。那时,焚烧字纸非常郑重,不但有专门的礼仪,还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字库塔便是古人专门修建来焚烧字纸的小型建筑。
  据考,字库塔始于宋代,明清时相当普及。字库塔的兴起与先人的文字崇拜和文神信仰分不开。从神话学角度考察,我国历来有自然神崇拜的渊源,先人对文字的敬畏,最早源于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黄帝史官仓颉造字时出现了天雨栗,鬼夜哭龙乃潜藏等惊天动地的奇观,这样的故事寓意着文字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深远意义。
DSCI4947.jpg 塔顶 DSCI4949.jpg DSCI4951.jpg DSCI4952.jpg DSCI4953.jpg 塔柱上风化的字,依稀可见当年的风姿 DSCI4954.jpg 禾丰字库塔一绝孝友重光石刻匾额,因为禾丰字库塔更恰当原来的名字就是孝光塔 DSCI4956.jpg DSCI4957.jpg 禾丰字库塔每个石柱上都有对联 DSCI4958.jpg DSCI4959.jpg 石刻像 DSCI4945.jpg DSCI4965.jpg DSCI4966.jpg DSCI4967.jpg DSCI4974.jpg DSCI4975.jpg DSCI4976.jpg DSCI4978.jpg DSCI4979.jpg DSCI4980.jpg 在古时候,我国历来有自然神崇拜的渊源,先人对文字的敬畏,最早源于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黄帝史官仓颉造字时出现了“天雨栗,鬼夜哭”、“龙乃潜藏”等惊天动地的奇观,这样的故事寓意着文字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深远意义。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习俗———“敬天惜字”。于是,焚烧字纸就变得非常的郑重,不但有专门的礼仪,还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于是“字库塔”就应运而生,也就成了古人专门修建来焚烧字纸的小型建筑。由此可见,古人爱惜字纸,其实是对字纸所负载的文化顶礼膜拜。人们认为,文字是“古圣贤心迹”,因此字纸不可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而糟蹋字纸会得罪神灵,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更有甚者,轻贱字纸会瞎眼睛,秽用字纸还会生疮害病等。其实这样的尊崇应该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对整个中国文字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尊崇,继而上升到了一种独特的礼仪文化,对文字和文化的一种礼仪,而字库塔就是这礼仪文化中的一个凝固的符号。

  但是对字库塔的尊崇也有思想观念固化的一面,还掺杂着古人求取功名的功利主义思想。随着科举考试的盛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字库塔也就逐渐演变为一种祈福的载体。人们将它设在衙门、书院,有的设在寺庙、街口、乡间地头,还有些大户人家设在自家花园中,供上仓颉、文昌帝君、孔圣人等文神之位,希望得到庇佑而金榜题名。但是在中国以儒家文化为先导的主流意识中,这样固化的思想也是很正常的。也可以这样的理解,是从另一种道德的角度来约束和引导了人们的思维,发展为应该对字纸的尊重,其实也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尊崇。从而也推动了字库文化的发展,捍卫了字库的千年存在。

  记得,在小的时候,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字极具灵性,是很神圣的,即使是废弃的字纸,也不能轻慢,必须在字库塔中焚烧“过化存神”。

  当然,现在的字库也仅仅是历史的一个见证了,也没有人去使用字库了,即使有人把字纸在字库里“羽化成蝶”,我想那也是一个仪式,一种祭奠。   DSCI4981.jpg DSCI4982.jpg 禾丰镇最老的一条街

DSCI4938.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4-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阳文物所存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O(∩_∩)O谢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