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604|评论: 0

[谈天说地] 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村明朝黄辉家族: 一门三翰林 父子皆帝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村有7个组,居民们大都姓黄,属于同一个家族。这个黄氏家族,在明朝后期以“一门三翰林,父子皆帝师”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从今诗苑书坛史,记下东坡第二人”美誉的黄辉。

   黄家沟村3组和4组居民是黄辉的直系后裔,其他组的是黄辉的旁系后裔。50岁的黄格铭是4组居民,黄辉的第16代后裔。他说,4组至今保留有黄辉的祖祠,但已经很古老、破旧了。黄辉的名字,也像这座祖祠一样,悄无声息地被时间“湮没”了。

   2016年1月,建在黄家沟乡的闲置中学《中国西充——黄辉书法博物馆》正式免费开放。西充县文化广播影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在发掘黄辉这位历史文化名人。黄辉,何许人也?黄辉家族,究竟在明朝创造了怎样的辉煌?



祖祠匾额,证明家族曾经辉煌

   在黄辉祖祠门上,挂着一块新近复制的牌匾“父子承恩”,原件已被有关部门收藏保存。
匾的上方,写着:“敕授王府长史赠翰林院谕德河涧府太守山东按察使司黄子元”;匾的左边是:“赐进士第翰林院庶吉事 钦命 山西主考詹事府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东宫日讲礼部右侍郎黄辉”;匾的右边是:“赐进士第内阁主事兵部武选司 钦命 福建主考山东按察使司河南布政两省监察御史黄韑”。

   西充中学原副校长、历史老师李德先,退休后致力于研究黄辉。他认为,“父子承恩”4个字,极有可能是黄辉的学生、明光宗朱常洛写的。黄家沟人一直把这块匾供在祠堂的祖宗牌位,也就是神龛子上方。

  黄格铭说,祖祠以前还有多块牌匾,如康熙54年(1715)由四川省主管教育的提督学政廖赓谟,奉康熙帝之命,向4代7人在明朝世代做官的黄辉家族颁发“簪缨世胄”(特指世代做官的人家),以表彰黄家在明朝的功名业绩。这块匾也一直挂在祠堂的中梁下,遗憾的是,2014年12月被盗,至今不知下落。

  祠堂正门上方,以前挂着“天下太平”匾。此外,还有多块匾,都先后被毁了。据李德先调查,当地一村民家柴门上镶嵌着的木板有残缺不整的字,可以认定“绍远前徽”。

  四川江夏文化研究会黄龙会长说,作为江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黄辉家族创造的辉煌历史不应被湮没,现有文物应得到有效保护,应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工作。

  黄格铭和李德先通过对“父子承恩”等匾以及《明史卷二八八·列传一七六·文苑四》《明清档案》《四川通志》、嘉庆《南充县志》、湖南宁乡县花明楼镇泉塘坪《黄氏族谱》、《台湾黄氏族谱》、《黄太史怡春堂逸稿》等史籍和族谱的记载,还原了这个黄氏家族从发端到显赫到衰微的历史。




一家三代,奠定家族发达基础

  元末明初,一支黄姓人迁到南充境内。由于缺失明确的史料,这支黄姓人入川后的数代人至今难以考证,只知道黄辉曾祖父黄铣泽以后的世系。

  黄辉家族的兴盛发端,是从黄铣泽开始的。黄铣泽通过发奋读书,考取了一等秀才,也就是廪生,每月能得到官府廪膳补助六斗米。

  黄铣泽一生没有做过官,但他培养出了儿子黄廷珍。李德先考证说,黄廷珍是正二品京官,曾任江南按察使司,巡按苏州、湖州、河阳州,黄廷珍奠定了黄氏家族发达的基础。

  黄廷珍的儿子,也就是黄辉祖西原公。父希正,字子元,号春亭,读书很厉害。嘉靖19年(1540),黄子元在四川乡试中,考取了解元(举人第一名)。此后,黄子元当过知县、同知(副知府)、知府、御史、按察使司等。
因黄子元清廉稳练,严于律己,仁慈爱人,宽厚惠民,隆庆皇帝朱厚垕敕授他为王府长史、翰林院谕德,黄子元由此进入翰林院。翰林院谕德的职责,是专门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教谕。

  1572年,10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因此前工作干得出色,黄子元继续担任万历帝的谕德老师。按照首辅张居正规定的教学内容,黄子元兢兢业业地当着帝师。

  1582年,张居正去世。20岁的万历帝,不仅废止了“万历新政”,还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曾经对万历帝进行过严格教育的黄子元,“失业”了。

  黄子元赋闲回到老家,把黄家沟的老宅重新进行修整,在南充县境内选择自然条件好的多个地方购置田产,颐养天年,直到去世。黄家老宅,至今仍住着他的后裔。黄子元有黄光、黄辉、黄耀、黄韑、黄烨5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儿。5个儿子中,最有出息的是黄辉,黄韑。




15岁那年,黄辉一举夺得解元

  黄辉,字平倩,一字昭素,号慎轩,自称怡春居士、又号无知居士、铁庵居士、莲花中人、云水道人,南充人(今西充黄家沟四组翰林湾)。黄辉出生在黄家沟的黄家老宅,7岁时,进入顺庆府金泉书院读书,拜任瀚为师。任瀚也是西充人,嘉靖8年(1529)考中进士,官至

  翰林院侍讲,是“嘉靖八才子”、“西蜀四大家”(杨慎、任瀚、赵贞吉、熊过)之一。

  万历元年(1573),15岁的黄辉参加四川乡试,一举夺得解元,比父亲黄子元厉害多了。万历17年(1589年),黄辉进京赴考,考中进士,次年被万历帝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做编修。

  不久,黄辉升为右中允、礼部右侍郎,主管教育训导太子朱常洛的詹事府,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担任东宫日讲官,给朱常洛讲课。
万历帝一直不喜欢朱常洛,专宠郑贵妃。黄辉与时任给事中的老乡王德完合计,由黄辉起草奏章,王德完呈进,欲主上笃厚中宫。结果,王德完被革职还乡。黄辉看破世事,万历30年(1602),他辞去职务,请了长假,隐居,回到老家。

  万历48年(1620)初秋,万历帝驾崩,39岁的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改年号为泰昌。朱常洛雄心勃勃,上位后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起用一批被万历帝打压的忠良大臣。其中,王德完被任命为太常少卿,黄辉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为表彰黄子元、黄辉父子两代帝师,朱常洛叫人制作了“父子承恩”匾和“无死牌”(俗称免死牌),送往黄辉老家,并接黄辉回京上任。没想到的是,刚当上皇帝29天的朱常洛,暴病驾崩了,成为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的短命皇帝。

  李德先说,正在老家赋闲的黄辉,先后接到这一喜一悲的消息。喜的是,自己苦心教导的太子终于继位为帝了,一番心血没有白费;而且,朱常洛没有忘记师恩,不但起用自己,还送来匾额和“无死牌”。悲的是,高兴劲儿还没过,学生居然就死了!
悲喜交加中,黄辉病倒了。明朝内外交困,国势堪忧,更加剧了黄辉的病情。第二年,天启元年(1621),黄辉在无限遗憾中去世。



诗歌书法,黄辉被赞“东坡第二”

  在家族中,黄辉精通儒释道,政治建树和文化成就最高。
  黄辉刻意学习古文,推崇“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的主张,以韩愈、欧阳修的文体为范本,使得当时翰林院的文风大为改变。
黄辉是晚明著名诗人,传世作品有40多首。他写的诗,“清新轻俊,自舒性灵,状景抒情,真切动人”,与公安派的主将陶望龄齐名。
黄辉的文学作品除《铁庵集》《平倩逸稿》《怡春堂集》《慎轩文集》等传世外,康熙年间的《西充县志》和嘉庆年间的《南充县志》,也收录了他的疏、策、记、序、诗、赋及杂著50多篇(首)。
黄辉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有不少作品传世,件件堪称精品。黄辉的书法,以行、草见长,特点是“布局疏朗,行气脱落,韵致潇洒,墨法圆润”。

  据说,黄辉曾被万历帝称赞为“仙笔”。有一年春节,万历帝大宴群臣,黄辉写一幅“天下太平”的匾额挂上宫门。挂好后,大家才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是“大”字。就见黄辉拿起毛笔,饱蘸浓墨,然后往上一扔,恰好在“大”字下添上一点。万历帝高兴地称赞黄辉是“仙笔”。

  1602年,黄辉告假回乡后,去拜访恩师任瀚。谁知8年前,92岁的任瀚就去世了。黄辉十分悲痛,为任瀚坟茔培修墓基。此后,他在凭吊任瀚在山中面壁读书的石屋时,在洞口上方题写了“飞仙洞”3个大字。如今,这3个字仍依稀可辨。

   李德先介绍说,在黄辉任职的翰林院同事中,大家公认的是,诗文要数陶望龄,书画则是董其昌,黄辉的诗和书法都有名气。时人称誉黄辉是“诗书双绝”,说他“从今诗苑书坛史,记下东坡第二人”。


黄辉家族,明朝亡后走向衰微

   黄光是黄辉的大哥,因父亲常年在外做官,懂事时就帮着母亲干活,照顾弟弟妹妹和老人。黄光没读什么书,终身在家打理家业。
老三黄耀天资聪颖,11岁就考中秀才。后来被南充县推荐进入国子监读书,称为贡太学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老四黄韑,字昭质,缜轩,■翠,在黄辉考中进士后3年的万历20年(1592),也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后来历任汝南大参、山东按察使司、河南布政使司、山东河南两省监察御史、户部内阁主事、福建主考官、内阁主事兵部武选司等。
老五黄烨,读书不多。一辈子在家协助大哥黄光打理家业。
黄辉的妹妹黄杨氏,识文断字,多有文采,嫁给同乡进士杨文举。杨文举官至通政司通政使(正三品)。

  黄耀的儿子黄昌胤,崇祯10年(1637)考中进士。7年后,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灭亡。吴三桂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引清军入关,包括黄昌胤在内的旧明官员,对吴三桂、多尔衮感激涕零。
经多尔衮推荐,黄昌胤被任命为陕西巡按。顺治2年(1645),黄昌胤在陕西“察吏安民”,看到清军对汉族人大开杀戮。尤其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消息传来后,黄昌胤发现走错了路。

  第二年,黄昌胤秘密派遣心腹,暗中与朱由崧(万历孙子、朱常洵儿子)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权联系。结果事情败露,被陕西总督孟乔芳以“通贼谋逆”罪处斩。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末乱世中,黄辉家族出了一个被嘉庆《南充县志》称为“烈女”的女子杜黄氏。她是黄辉儿子黄昌言的女儿,夫君早死,留下一个遗腹子。

  明朝灭亡的消息传来,黄昌言和儿子黄仕愉悲痛万分。孀居在娘家、守节17年的杜黄氏对哥哥黄仕愉说,黄家世代受皇恩,如今大明灭亡,黄家要有殉节才对。然后,她上吊自杀了。

此后,黄仕愉带着父亲黄昌言,避难到走马场的普济桥老宅。黄辉的其他子侄,也纷纷到黄村宫、黄阁坪、花家坝、清水溪等地避祸。黄家沟人去楼空,荒草丛生。

  清初四川又经历了多年战争,黄家部分子孙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如今的自贡、大竹等地,还分布着不少后人。康熙初年,黄仕愉悄悄回到荆棘丛生、断壁残垣的黄家沟老家定居下来。

  康熙帝后来为缓和矛盾,公开表彰明朝忠良。康熙54年(1715),黄家沟黄氏家族得到“簪缨世胄”匾额后,族长黄鸿联络走马场的普济桥老宅、搬罾的黄村宫、黄阁坪和花家坝、清水溪、濑滩等地的黄家后人,集资在黄家沟重修祠堂,为祖上有功名的人修建纪念牌坊,维修祖茔。

此后,黄辉家族后裔在当地不断繁衍生息,延续至今。
◆四川省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翰林湾黄氏
从元末明初起字辈:……铣(贤)廷希昭昌士文……
明德维兴本修生益贤(铣)廷。
供稿人:黄格铭(革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6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