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21|评论: 4

新京报:疫苗完整真相没到,我们就该闭嘴?非法疫苗是事实,监管漏洞是真相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新京报官方微博:【疫苗完整真相没到,我们就该闭嘴?】非法疫苗是事实,监管漏洞是真相,民众的恐慌和愤怒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言

       新京报官方微博:【疫苗完整真相没到,我们就该闭嘴?】非法疫苗是事实,监管漏洞是真相,民众的恐慌和愤怒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言。作为公共议题写作者,感受民间情绪,对之进行梳理和引导,本就是职责所系。何况,“5.7亿元非法疫苗”本身真的不值得追问吗? http://url.cn/28emBxk

       疫苗完整真相没到,我们就该闭嘴?
         
        2016.03.23 18:25
        
       众声喧哗的时代,情绪和混乱都不可怕。喧哗是压不住的,只会换个出口释放。
                    文/西坡

        疫苗的事已经火了好几天,局部的舆论风向也颠倒了好几次了。言论市场本该鼓励各言其是,在不同言论的碰撞中不断接近真相。

       有人传播报道,有人传播情绪,有人计较一个字的用法。有人指责媒体制造恐慌,有人说我不恐慌我只是愤怒,我的愤怒不需要你批准。无论说什么,都是各人的权利,每个发言者都取消不了其他人的发言权。

       但言论自由不等于不同言论没有高下之分。梳理事实的要高于发泄情绪的,理性沟通的要高于秀优越感的,当无疑义。

        但还有一种“高明”的言论,要求取消其他的言论,就格外值得注意了。

        今天就有一篇文章,声称“对疫苗事件我无话可说”。奇怪了,无话可说就不说呗,干嘛还特意写一篇文章说自己无话可说呢,读者又不可能跑到他家把他的手按在键盘上。

        原来该文章不光是觉得自己无话可说,还觉得其他的评论员也该无话可说才对。作为一个已经就疫苗事件发过言的评论员,难免有躺枪的感觉,但我不服。

       这文章的大意是,评论不能跑在事实的前面,评论员要等调查记者掘到真相再开口,否则就是传递无知和混乱。

        我当然同意评论要以事实为依托,我只是不同意对事实和真相的狭隘理解。

        部分的事实也是事实,残缺的真相也是真相。在疫苗事件中,非法疫苗是事实,监管漏洞是真相,民众的恐慌和愤怒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言。

       作为公共议题写作者,感受民间情绪,对之进行梳理和引导,本就是职责所系。何况,“5.7亿元非法疫苗”这项事实本身真的不值得书写吗?背后的制度原因不值得追问吗?

        我承认,目前还看不到完整的真相。从非法疫苗的详细下落到有没有受害人,都有待相关部门和记者的进一步调查和挖掘。但评论员和记者本就是相互协作的两个新闻职业群体,评论员抢不了调查记者的饭碗。评论对既发现事实进行加工、阐释,代表民意发声,向相关部门施压,要求公布更多信息,这也是评论本该对真相做出的贡献。

       如果说施压没用,相关部门不听,那么错也不在评论。作为一个批评者,我不敢保证自己说的每句话都正确无暇,但我认为重大事件发生后,批评者有批评者的责任。

       有些人对舆论场有洁癖,容忍不了任何错讹和混乱,看到一点不和谐就大呼“民众无知”、“媒体煽动”。其实所有的真相都是动态呈现出来的,批评、反批评都是发现真相的必经过程。如果非要等“完整真相”端上来再说话,也就没什么真相可言了,自然没什么话可说了。

        众声喧哗的时代,情绪和混乱都不可怕。喧哗是压不住的,只会换个出口释放。没有人掌握真理,只有多元的表达,才能拼出接近真理的图景。

         说这些并不是为包括我在内的评论员讳,再严厉的业务批评都欢迎,要澄清的只是对舆论场的误解。

         微评:看看这些人的良心是不是都被狗吃了?
image.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民称:【本不应该这样】奶粉的噩梦还没过去,疫苗的噩耗又再到来,本不应该这样。完全有能力把监督工作做得更好,就是不做。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就做得很好,稍有异议的言论就会被及时发现,删帖销号等有力措施马上跟上,可谓滴水不漏。能用监督言论十分之一的精力去关心监督涉及民生的事项,中国不会如此糟糕。

发表于 2016-3-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作者针针见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24 12:46
舆论监视有力是危及他的统治,监督民生领域安全问题无心是他有特供。他nn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24 14:40
现在的有关部门,听不得不和谐的声音,却做着不合谐的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