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136|评论: 1

[原创] 原来,他们才是长宁真正的“学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远去的先贤,模范者守望的标榜;并未走远的乡贤,昭示着前行的坐标。”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宁名人》第四篇《教科文卫、贡献值得青史载录》的名人,主要归入现当代在国家或本县教科文卫领域内作出贡献的已故人物。到现在我们一起认识了69位长宁名人,你们都还记得吗?

读书种子刘春生
640.webp.jpg
刘春生,名代蘭,号香亭,长宁桃坪韦村坝人,具体生卒不详,生活于清朝乾、嘉、道、咸年间。从小好读书,人亦聪慧,早年入监生,因其性情恬退,不慕荣华富贵,不追名逐利,道光元年(1821你)举荐为孝廉方正,被诏入京。同他一起奉诏入京的还有他的戚友吕溥、刘应魁,援惯例都会被授以官职,这两位戚友皆分发直隶省试用,他却不愿受官,倾其所有,在京城广购书籍,运带回家。归家后,刘春生所购书籍辟精室贮藏,特将所居附近一小丘周围的水田凿通,取名为藕花洲。刘春生著有个人文集《香亭笔录》、《鷦鷯集》,皆择言雅驯,晚年,还编有《长宁县志补》。

多才多艺的刘发萃
刘发萃,字子拔,号聚星,清末年间长宁桃坪乡人,具体生卒不详。刘发萃多才多艺,工书画,出其手的片纸尺墨,人们都视之为宝,争相收藏。他擅长写诗,著有《寸草亭诗集》,其《安镇旧县八景诗》(《仙山云飞》、《长洲渔火》、《星山夕照》、《江楼望月》、《南岸晓烟》、《东林晚钟》、《溪口归帆》、《碧溪跃鲤》),即为现长宁县城旧时八景的权威定性。其异母兄刘发葵,字曙邨,亦承刘家代传文脉,为光绪年间岁贡生,主讲棫山书院,士林翕服,书画造诣优于乃弟,尤擅长画梅花兰草。时人咸以二刘并称。

高徒辈出的沈毓新
沈毓新,字秀珊(又为秀山),长宁上安乡人,生于道光癸未(1823年)。其远祖沈华为明代成化年间进士,官楚州府(现江苏淮安)知府,颇负时名。其上溯五代祖沈渊,为雍正己酉(1729年)举人。沈毓新自身地位及诗文书法造诣,在地方史上未必值得浓墨重书,可启迪后进,足堪名师。张罗澄、杜关,周国模、刘昌仁、梁正麟、袁朝佐等高徒,皆为地方增光添彩。若没有名师栽培,就难有这些人的建树,长宁的文化积淀及影响力,均会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津津乐道张罗澄、杜关、梁正麟等地方名人时,不可忘了沈毓新这位高徒辈出的先贤。

围棋棋谱编撰家邓元鏸
640.webp (1).jpg
《味笋轩藏顾画录》
邓元鏸,字纯锋,号弈潜斋主人,江苏无锡人,监生,生于道光戊申年(1848),光绪十三年(1887)补授长宁县知县。工诗文,且好读史,以仕谋生外,练字,赋诗,弈棋、著书和收藏是他寄兴谴怀之处,其编撰的《弈潜斋集谱》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围棋汇编。二编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内容为施襄夏《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范西屏《桃花泉棋谱》等著作;三编成书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内容为范西屏《二子谱》、钱东汇《残局类选》、臧念宣《弈理析疑》等著作。成就了《历朝弈事辑略》为历来弈著家所未有,后来还被日本《棋道》杂志连载。计有自刻诗集《石均轩诗四集》,围棋书谱《弈潜斋集谱》,围棋著作《国朝弈家姓名录》,围棋谱目《历朝弈事辑略》、《前代弈谱目录》。同时整理出版了书画著作《高西园诗画录》 (1895年 刻本),《高西园诗画录一卷附录一卷》 ,《寄鹤书》 ,《留春草堂诗抄》 ,《孫節愍公遺翰一卷附一卷》 ,《味笋轩藏顾画录》等。

长宁县第一个官费出国留学生卢承绪
640.webp (2).jpg
卢承绪(1879-1944),字克勋,男,长宁县第一个官费出国留学生,兴中会、同盟会、保路同志会会员。四川省临时议会首届议员,教育界知名人士。与友人共同筹办叙府中学堂、翠屏山学堂、师范学堂,继又在长宁创办经纬学堂(高级小学校)和自治研究所,并任经纬学堂校长。湖北武昌起义成功,全国震动。卢承绪在长宁首举义旗,任本县军事部长兼县知事。随即与同盟会、同志会诸人在泸州组成川南军政府,与川东、川西等地起事遥相呼应,任军政府秘书。后受命在遂宁县(今遂宁市)创办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并担任校长之职。于 1927年创办女学,在办好第一女子小学的基础上,又创办了二年制女子师范讲习科,又积极倡议筹建长宁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和长宁县立初级中学。

实业救国的梁彬文
640.webp (3).jpg
梁彬文(1898—1948),汉族,长宁安宁镇(今长宁镇)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班,积极投入当时的学生爱国运动。1918年5月21日,参加北京大学、北高师等校2000余人游行,。1919年5月4日,他同许德珩、傅斯年等手挽手参加爱国游行形成“五四”爱国运动。不久,他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10月31日,梁彬文到法国进入格罗卜诺耳大学造纸专科,立志“以坚韧之心,求得最高之学问,勤于工作,以实业救国”。 1925年任乐山嘉乐造纸厂工程师,1930年前后,梁彬文又任四川省建设厅技正,后又在上海江南造纸厂、昆明利昌造纸厂兼任工程师。首创西南地区国产新闻纸,产量迅速上升,工厂日益发达,满足了在异常情况下大后方新闻纸的需求。

五四”先锋梁颖文
640.webp (4).jpg
梁颖文,(约1899-1978)别号仲栗,汉族,四川省长宁安宁镇(今长宁镇)人,梁正麟之子。“五四”运动中参加北京大学、北高师等校2000余人游行,是“五四”运动中被捕的32名学生之一。在“五四” 运动后赴德国留学,主修经济学。归国后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会委员。1948年5月4日任行政院参事,是年5月31日任行政院副秘书长。1949年1月18日任主计部副主计长,是年2月11日至4月4日兼任财政部政务次长。

民国时期长宁教育奠基人袁献芹

袁献芹(1879—1944.5),男、汉族、长宁县梅硐乡人。生于1879年,清叙州府(宜宾)中学堂毕业。宣统元年任广西太平顺道署。民国元年至六年任长宁县高等学堂校长。七年至十年任长宁劝学所视学。十七年至廿九年任长宁县教育科(局)长、县财委会会长。廿九年至卅年任长宁县财委会委员长、县银行主任。卅一年至卅三年任长宁县临参会副参议长。袁献芹一生从事教育和财委工作廿余年,对当时长宁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经费的筹集、人才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

中国土壤生态环境科学奠基人黄瑞龙
黄瑞龙(1922—1985.3),女、汉族,四川省长宁县城厢(今双河镇)人。  她一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执教严谨。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她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病重期间仍为此而奔走,希望海峡两岸同胞能早日统一和团圆。她历任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妇女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市第七、八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金陵女子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黄瑞龙的著作有:《一个新兴的边缘科学—环境保护》、《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学》、《试论新构造运动在土壤形成演化中的作用》、《环境土壤学》、《江苏土壤学》、《土壤调查工作在人民公社经济规划中及农业区划中的作用》、《江苏盐城盐土改良利用》、《环境保护与自然地理工作者的任务》、《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生态系统的初步研究》、《环境地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虫虫歌”与苏济川
640.webp (5).jpg
苏济川,名怀睿,字济川,号作舟,醴泉,绍眉,榜名绍泉。长宁县中安乡(今名老翁镇)凤凰嘴人民。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于光绪十一年(1855年)考中三十四名秀才。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癸酉八月卒于桃坪乡什字口老蒲团住宅身故,享年78岁。苏济川最大的贡献是他的“虫虫歌”,《虫虫歌》已于2007年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写了好几十首,对象涉及天上飞鸟、山中走兽、田野昆虫、农家禽畜。笔下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毗邻各县,加之民间手抄本的流传,促进《虫虫歌》响遍川南,传至川滇黔广阔地区,至今也不绝于口。

《四川车车灯》传承人余复海
640.webp (6).jpg
余复海(1915.11—2001.07),男,长宁县三元乡坝头村7组人,由于他没有男性体型特征的喉结,所以说和唱全是女声调。他的长相、身体、声音都像女的,干活、走路、手势、表情都似女的,而且他还会纺织、善做针线等女性手工活。上世纪30年代,余复海家住三元乡天泉湖畔(原望天坳水库),十几岁就在他舅舅李兴辉家当看牛匠。李兴辉家与年收几千担租的三元乡大沟村地主罗二兆林住处很近,闲时,罗二兆林的长工和家丁为了取乐,骑竹当车,把余复海作为“座车匠”嬉戏,即传唱“车车灯”。因此,余复海偷偷地学会了“车车灯”,从而成为三元“车车灯”的重要传承人。后来,三元“车车灯”唱腔融入了山歌、神歌、花灯等特点,成为了长宁县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

百岁老人姜平齐的世纪沧桑
640.webp (7).jpg
姜平齐,名清道,字志坚,嗣因同族中有同名者,更名为齐平。1913年出生于长宁县安南乡桂平村,时家道中落。九十年代初,县志编撰工作结束,他已年近八十,便谢绝社会聘请,闭门读书撰述,其著述计有:
《秦史纪要》,编年体,记述秦之先世至子婴570余年历史,并加注解,近10万言。
《古书类编》,将自己平时所积古书3000余部,按刘歆《七略》类别体例,分为《经籍略》、《史志略》、《子略》、《集略》、《艺文略》、《雅略》、《附略》七编,并目录为八卷,每书叙其版本,卷数,内容及书名由来,末附作者生平事迹及其学说主张。总约100言。
《宋金元人论诗辑录》搜集两宋、金、元四代72名家论诗、论词、论曲等作品,辑录成册,末附作者生平事迹及学说主张。
《秦制》、《西汉制》、《东汉制》,仿政书体例,将秦及两汉政体、政区、官制、兵制、教育制、荐举制、赋税制等编著。
《唐史纪要》,为其研读唐史摭记。
《诗经索解》、《尚书札记》,皆为其读该书的注解笔记。
《寿阳诗文集》乃平时所作诗、词、曲及议论散文。
《楚赋辨识》,为研究古代楚文化的论文。
《屈原身世与<离骚>辨》,为研究屈原身世与《离骚》关系的论文。

资料来源于《长宁名人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6-8-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