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113|评论: 9

[信息动态] 【梨园忧思】民间川剧的遂宁延续(遂宁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川剧的遂宁延续

                           2015-12-26 08:52:10遂宁新闻网




  林敏 摄

  林敏 摄

  林敏 摄
  民间川剧的遂宁延续
  ◎本报记者 胡蓉
  2015年3月17日,81岁的唐怀走了。
  这个爱了一辈子川剧的老人,曾动情地说:“台上的人老了,台下的人也老了。走一个少一个,我真怕最后就没了。”
  随着唐怀的离世,唐怀倾尽心血的镇江寺街道戏剧演唱团,也在失去了主心骨之后,黯然关张。——老人的担心,似乎已经成了现实。
  然而,在老戏迷们的心中,始终难以相信,陪伴了自己十年,唱过上千场戏,已经融入自己生活的戏剧演唱团会真的离去。他们相互打听着,什么时候戏园的门会再次打开,什么时候炉膛中的火会再将茶水烧得咕咕作响,什么时候高腔会再在锣鼓的伴奏下,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47岁的张永富,成为了唐怀的传薪者。在张永富的张罗下,在关张后的第58天,戏剧演唱团搬离了简陋的镇江寺菜市场顶楼,高腔在支渠巷里的新戏园再次唱起。而掩映着新戏园的绿树,仿佛比以往有了更深的绿意。
  信念的坚守
  让爱听的人听得高兴
  川北雷棚评书第四代传承人翟兴元对曾经的戏剧演唱团记忆犹新:“那时唱戏前我常会去义务说一段评书,只要大家听得开心,我也高兴。”
  同样的话唐怀也曾说过:“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看电影、唱歌,老年人难道就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老年人也有文化需求!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川剧,我们就是要让想听戏、爱听戏的人有戏听。大家听开心了,我也就高兴了。”
  正是这个朴实的想法,让唐怀与6位志同道合的戏友走到了一起,并在2004年组建起了戏剧演唱团。
  参与过组建的老人都还记得,那时既要为排戏、演戏忙,更要为演出服装、演出场地、演出开销发愁。但即便如此,演出团的成员还是因为同一个信念的召唤,在2008年增加到了32人。
  那时,戏剧演唱团每月有13场特定的演出,其中9场川剧座唱,4场化妆演出。唐怀曾自豪地说:“最多时有200多人来看,一年有12万人次听过我们唱戏,而且很多戏迷是我们唱到哪里,他们就听到哪里。”
  张永富从1983年开始学习川剧武生,之后就一直跟着川剧班子辗转在成渝两地表演。他没有特别鲜亮的履历,最令他自豪的也仅仅是在新版《哈儿传奇》的第三集中,表演了川剧的变脸与吐火。但对川剧的喜爱,却发自这个精干汉子的内心。
  接过戏剧演唱团后,张永富将名字改为了船山区老年文化川剧演唱团,把戏园子从镇江寺菜市场顶层,搬到了支渠巷的新园子里。化妆演出也从以前的一月4次,增加到了每天化妆演出。
  然而,没变的是,来听戏的人大多数都是唐怀那时就跟着演唱团听戏的老戏迷。遇到想过戏瘾,却付不起票钱的老人,张永富也会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没关系,有多少给多少就行,只要您老听得高兴。”
  信念的代价
  再困难也得坚持下去
  为了让想听戏的人都能听上戏,唐怀曾将听戏的价格定得很低,2008年时,平时到茶馆喝茶只要5角,座唱演出时1元5角,化妆演出时也不过3元。
  相较唐怀那时,张永富将票价提高了不少——票价12元。但运营起来仍旧不轻松。张永富算了一笔账:“即便主要演员50元一场,一般演员几元、十几元一场,加上其他演出成本,一次演出的费用也要1100多元。每次来听戏的观众有100人左右,达到100人基本保本,没达到100人还要贴一些钱。”
  但这些还没计算张永富在之前投入的20多万。
  以至张永富的妻子,同是川剧演员的向凤琼,也会埋怨丈夫在做亏本的事。话虽如此,但向琼华依旧给了丈夫很大的支持。
  经营一个戏剧演唱团,甚至是带有公益色彩的戏剧演唱团,困难可想而知。演唱团以前遇到的困难,张永富也有很多的了解——
  以前低廉的票价,让演唱团的开销,常常捉襟见肘。包括唐怀在内的几个出资者,常常都得为房租、演出开销头疼。让人头疼的还有,只有32人的演员队伍,平均年龄超过60岁,很难推出新的剧目,更无法保证较高的艺术性。用老戏迷的话说:“就是图个大家开心。”
  而更大的困难是消防部门指出演出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成了戏剧演唱团想了很多办法,始终无法克服的一道坎。茶馆在顶楼,老人上楼并不方便,而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更是不容易。但要想在市城区,再找一个同时能满足空间够大、交通方便、房租便宜等条件的场地几乎不大可能。
  在唐怀离世之后,这个与10年前相比已经更加年迈的团体,因为这些因素,而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在6月22日无奈地选择了关张。
  6月23日,张永富选择了接过接力棒。他说:“几个老人都坚持了10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我们当然也能够坚持下去。”
  信念的新生
  要让川剧唱得更响亮
  租了空地,新建了戏园。在唐怀离世的115天后,川剧又唱了起来。这个消息在戏迷中迅速的传开。
  为了让老人们听得高兴,张永富除了以前的班子,还请来了其他地方的戏剧班子。“从8月19日,唱到现在就没有一场完全重复的。”已经83岁的蒲昭勋是演唱团的铁杆粉丝,是演唱团从组建到关张,再到重开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对演唱团的现状很满意,“场地比以前更好了,戏也比以前更多、更好,这根接力棒终于传下去了。”
  如今的戏园,再也不是深藏在菜市场中,仅仅供老戏迷过戏瘾的地方,顺着人来人往的支渠巷,戏园中的高腔能飘出很远,一些年轻人也被这声音吸引到了戏园中。
  38岁的王兴凯,只要有空就会到戏园来听一下午戏,他说:“这里能感受到地道的遂宁文化。我们(年轻人)不是不爱川剧,而是以前接触不到。”而更多人相信,有这么一个川剧演唱团,就会有更多人喜欢上川剧,川剧的根也就不会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2-2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173841nicj22wgzn2ui2un.jpg 080134rcr34sxp4e4cw1xx.gif

发表于 2015-12-2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楊老师报道遂宁小小v间川剧团之辛酸。四川好像还有很多吃财政的团,也沒见唱几埸戏,更不用说下彡演唱。遂宁镇江寺我去了很多次,没看到唱戏。所谓振兴川剧……?他们不唱,可否将台子借绐老百姓用用?反正是国家的。浪费在那里做样子,国家还得拿錢去供卜薩。

发表于 2015-12-2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振兴传承的主力是民营团队。

发表于 2015-12-2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2-2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95b33769-bf75-404a-b9ff-7073da2cd521 - 副本.gif
发表于 2015-12-2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予人 发表于 2015-12-26 15:05
谢谢楊老师报道遂宁小小v间川剧团之辛酸。四川好像还有很多吃财政的团,也沒见唱几埸戏,更不用说下彡演唱 ...

国家的还不是他们的,这个时代,哪还有“借”这种说法哟。
就算那场子轮得上民营剧团去演,估计场租肯定大于售票收入。有戏没钱莫进来!

发表于 2015-12-2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5-12-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