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防治
- 首席医学网 2008年06月10日 11:15:08 Tuesday
244
-
作者:郝广生 作者单位: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临猗 044100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及断裂的防治。方法:对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造成钢板断裂的重要因素。结果:手术方法改进及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防止断裂。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技巧,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械材,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是防治钢板断裂的关键。
【关键词】 内固定钢板断裂 手术 科学的功能锻炼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骨折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骨折能顺利愈合,而且要求早日恢复功能,重返工作学习岗位,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但是由于工农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复杂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而对骨折治疗提出了许多问题。过去无论采用小夹板或石膏等外固定治疗还是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设计者和生产者都没有给使用者提供安全系数,医生和患者在治疗中也缺乏较精确的确良监测指标,因而在使用中带来很大的盲目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坚强固定和有关骨折内固定治疗原则一直被“AO”坚强推荐,加压钢板的设计和应用技术也有较大进展,但发生钢板断裂屡见不鲜;20世纪80年代“AO”学技术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按“AO”学提出的早期主动和无痛性活动,指导骨折肢体的功能锻炼和负重,常常会引起钢板断裂的严重后果,因为采用坚强的内固定器材治疗骨折时,一旦出现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即表明内固定钢板断裂,骨折部位有明显的创伤性炎症,这时找医生往往已为时过晚,只有宣布原手术失败,再次进行手术。现就钢板断裂原因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999年至2006年在我院行骨折内固定术750例,其中在1999年至2001年内固定手术400例,术后断裂10例,占2.5%,通过改进方法,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350例内固定手术,术后钢板断裂5例,占1.4%。
2 结果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手术方法改进及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是防治断裂的关键。
3 讨论
3.1 复位要修复骨缺损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不仅要解剖复位,而且要求恢复骨结构的完整性,避免有骨缺损。尤其是压力侧,即使是小的粉碎骨片无法固定而形成的缺损,也会在肢体活动中导致骨不连和内固定钢板的弯曲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这是当前内固定术中普遍存在,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有人证明,横形及斜形骨折通过钢板或经骨折线使用拉力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最好,负重时钢板承受的压力最小,而楔形骨折或横、斜形骨折有间隙,负重时钢板承受的压力最大,较骨折端向拉力钉固定无间隙可增加5倍~10倍以上。由此可见只有骨结构的完整性得到恢复,钢板固定才能获得最大的稳定性,这不仅对骨折早期的愈合和肢体的功能活动有利,而且可降低应力遮挡率,避免钢板弯曲断裂。
3.2 坚强固定和植骨固定相结合 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如股骨干横形及斜形骨折都较易成功,治疗粉碎性骨折比较困难,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骨结构重建,恢复骨结构的支撑作用,能保证骨折早期在功能活动中愈合,不出现明显的骨吸收。“AO”学派在治疗粉碎性骨折有无缺损时主张取松质骨碎块植于周围,毫无支撑作用,若保证不了足够的不负重练习时间就易发生骨不连和钢板弯曲断裂。
3.3 活动负重期及时复查是防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重要手段 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并不标志该疾病的痊愈和治疗结束,在骨折患者活动负重期及时复查,发现骨断端和骨折片间的吸收间隙增宽,周围无连续性骨痂形成是骨折固定不牢和肢体活动量过大的最早出现的现象[1],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医生发现后即应嘱患者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负重,严重时要嘱患者卧床;加用石膏或牵引等外固定,直至骨吸收停止。间隙模糊,出现连续骨痂,方可恢复活动。实践证明,用“AO”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如果骨断端无间隙,术后立即持双拐下地负重是安全的,但不能立即负重行走,斜行骨折通过钢板或骨使用拉力钉结合钢板固定是最安全的,而楔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术后持双拐下地是不安全的,应适当加用外固定治疗一段时间,手术后对患者要进行定期进行复查,根据X光片提供的情况确定患肢功能活动的方式和程度,待骨折基本愈合,骨折间隙模糊有少量外骨痂时,可逐渐进行负重功能练习,定期复查X线片无骨吸收,并出现少量连续外骨痂,则可恢复正常负重活动[2]。如发现有明显骨断端吸收现象,无良好外骨痂,则应限制肢体的活动,必要时加用外固定。
3.4 其它影响钢板断裂的因素 手术的有限显露技术和生物固定方法,减少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导致的血运障碍和对稳性的破坏创造一个有利于骨折迅速形成骨痂环境[3],使钢板承载时间达到最短,对于陈旧性、骨粉碎性、不稳性高能量外伤的骨折开始负重时间要延迟,对骨肿瘤、骨感染、氟骨病等等使用钢板内固定者更应该推迟开始负重时间,以避免钢板断裂之危险。
【参考文献】 [1] 蒋协远,翟桂花,危杰,等.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实效原因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578580.
[2] 荣国戚.骨科内固定[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34.
[3] 过邦辅.临床骨科康复学[M].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