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民俗一般会进行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因此,从1989年起,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据最新调查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0%。当我们一天天从年少到成熟,父母长辈们也一天天老去,而我们真正和他们好好相处过,沟通过吗?是不是也曾埋怨过和年纪大的父母相处越来越困难?
对此,老龄问题专家特别针对几种不同心理类型的老人进行了分析。请看我们用萌漫的方式给您的“六大秘方”——
类型一:防御拘谨型
特点和表现:此类老人心中会感到空虚和寂寞,而他们用来解决的方法就是投入紧张的工作和各种繁忙的活动中,这种日程满满的状态让他们可以忘掉年龄和孤单。
相处之道:首先不能简单否定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同时也要尽量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提供放松的机会,诱导他们摆脱忙碌的心态。
类型二:安详安闲型
特点和表现:安于现状、容易满足是此类老人的特点。他们喜欢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安慰,做事情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对周围的事情不是非常关心,只是享受个人的空间。
相处之道: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又不能太过疏离,要在合适的距离上尽量提供温暖的安慰,子女和周围人群只需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类型三:成熟健康型
特点和表现:这种类型的老人对过去豁达以对,也很能适应心理变化,可以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生活,会主动去从事一些有关的社会活动,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和朋友。
相处之道:晚辈们只要进进孝心,成熟健康型的老人就会感到很愉快。
类型四:自责忧郁型
特点和表现:这一类型的老人把怨气和不满都指向自己,会把错误和遭遇的不幸都归结于自己的失败,对待一切事物都持悲观态度,不乐意改变现实,对社会活动没有信心,更没有兴趣。
相处之道:子女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尤其是劝解和鼓励。这一类老人的特点是缺乏信心,一直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子女在热情鼓励老人的同时,要给老人具体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忌没有耐心敷衍塞责,子女的消极应对会让他们进一步沮丧忧郁。
类型五:愤怒攻击型
特点和表现:他们中间有的性格粗鲁,唯我独尊,喜欢为子女和晚辈做决定;有的不承认自己衰老,稍有变故就会闹情绪。有的老人本来很正常,然而失去工作和社交圈子之后也会产生攻击性。
相处之道:对待此类老人不能简单敷衍或者硬碰硬,而不理不睬更是加重了他们的心结。老人在气头上时子女可以暂避锋芒,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改变当时的情景,来消除老人的怒气,事后再平和沟通。
类型六:幼稚依赖型
特点和表现:幼稚型的老人在不少方面喜欢向儿女“撒娇”,办事说话逐渐充满孩子气,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赌气。儿孙在眼前时闹别扭,离开子女后又觉得无法忍受,让子女有一些无从所适。
相处之道:把老人的生活圈子扩大是解决幼稚型老人问题的无二法门,当生活丰富起来之后,他们的依赖性就会降低,逐渐自得其乐。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希望这六种相处之道能帮助到大家,祝愿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每个家庭都和睦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