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公务员工作时讲一口不好懂的“土话”行不通了:最新出炉的《江苏省县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监测指标体系》明确,普通话为县乡公务员工作用语“标配”,违者将扣所在县专项考核分数。这是记者14日从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江苏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获悉的。江苏此举在全国是第一家。(中国江苏网2015年9月15日) 普通话在中国是最流通的一种语言,只要你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无论你走到何地,都能很好的表达你的意思。虽说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国策,但也都是推荐、提倡、鼓励,真正把它落实成文件规定,还要“扣分”,的确还是头一回听说。 基层工作有很多特殊性,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条件,面对的人群都和其他工作是不一样的,基层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保护群众的利益,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然而,江苏省这一项规定却在无形中阻碍了公务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拉开了干群关系。与群众打交道最重要的沟通,沟通不顺畅何来的干群关系鱼水情,如何保障群众的利益,县乡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最基层,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乡里乡亲、街坊邻居,处理的也都是些琐碎事情。要跟居民零距离交流,如果都是一口“官话”,不接地气,反而会引起隔阂和反感,不利于工作。 所以,基层工作还是要用最直接,最实际,最接地气的方式来处理好干群关系,讲群众听的懂的语言,说群众听得明白的话,才能更好的做群众的知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