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 “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8月31日,安徽六安市高二学生陈伟(化名)在抽屉里留下两张字条后,离开租住的房子出走,7天没有音讯,父母几度崩溃, 9月7日警方终于找到他。 世界之大,令无数人充满遐想;世界之小,容不下一个孩子愉快活着。面对这样一份触目惊心的遗书,指责孩子不懂事毫无意义,孩子的世界是由大人创造的,大人们创造什么样的世界,孩子就接受什么样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选择父母权力,但是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力,只要心态健康快乐,加之恒久的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创造奇迹。有志气不做穷人家的孩子,却没有摆脱贫困的勇气,17岁少年的行为拷问的是社会价值观,身边同学好于自己经济条件,学校教育中老师缺乏正确的心理导向,忽略了孩子内心的心理变化,周边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伤害,等等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畸形,加之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疏导,形成了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在他看来,钱是衡量人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生存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却从没有人教育过孩子。 贫穷其实真的不算什么,物质上匮乏应该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让我们的精神更加的坚韧。那些从小在糖水里泡大的孩子不值得羡慕,温室里绽放的花朵又何须羡慕。“富二代”的父母们更愿意选择让孩子到农村或艰苦地区进行吃苦教育,接受生活的磨砺。苦难教育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生长在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应该感谢父母给予自己生命,然后靠自己能力来改变家庭命运和自己命运。做穷人家的孩子并不丢人,丢人的是失去了斗志与奋进的精神原质。“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不是社会的悲哀,而是个人的悲哀。穷,不应该成为你逃避努力的借口。 同时,应该看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层次差异过大,未成年人从最底下的台阶向上仰望时会心理失衡,而调节这种社会形态靠个人力量不无法达到,必须通过政府和社会合力推动。家长应尽其所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保障;政府应用法律法规保障和完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的同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精神意志;学校应全面推动和保障素质教育发展。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及有效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孩子们才能真正的茁壮成长,才能成为祖国发展的建设者、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