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53|评论: 178

[群众呼声] 甘洛县:村务多年不公开 村民愤然讨说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责令临时村村务公开等问题的申请书


甘洛县人民政府、新市坝镇人民政府:

      我们是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的村民,多年来以临时村村支书阿甲以扎莫和村主任吉乃作洛为首的村干部,无视党纪国法、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公款,村里的重大事项完全由村支书阿甲以扎莫说了算,不进行村务公开,更没有公开过村里的财务收支明细账目,村民对此意见极大。
      2013年11月2日,村民以书面反映材料递交县政府、县纪委,之后村民多次到县政府、县纪委询问无果。2014年8月26日,村民联名向省委第八巡视组递交了《关于新市坝镇临时村书记和村长违法乱纪行为的举报材料》,巡视组将举报材料移交县委、县政府办理。甘洛县委在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提到,“巡视移交信访件和案件线索,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已全部办结”。可是,时至今日也没有任何部门、任何人向村民宣布举报事项的处理结果。
     《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第五条、第二十五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第六条第三项明确了县乡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县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应对申请人反映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责令依法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因此,请求甘洛县政府、新市坝镇政府依据上述法规的规定,调查查处临时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责令临时村党支部、村委会公开村务,特别是财务公开。
       并请县政府、镇政府根据《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调查处理并予以答复。

临时村村民具体请求申请如下:

一、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第二条、《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在临时村设置固定村务公开栏,选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村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必须依法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不能打捆公布“坨坨账”,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

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第二条第二项规定“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第四条第三项规定“村民有权对本村集体的财务账目提出质疑,有权要求有关当事人对财务问题作出解释”。目前涉及本村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如下:
      1、2004年,时任村支书各个子、村主任阿甲以扎莫、村文书沙马瓦布等人发动村民称“为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筹费用”,要求村民每亩地交70元,全村1480亩地共收取9万余元,收款人是现任村支书阿甲以扎莫,但这笔钱开支去向不明,村民多次要求公开这笔钱的开支明细账目,阿甲以扎莫却拒不公开。(负责当时收此款的各村小组长名单附后供县委、县政府核实了解情况)
      2、2009年,村支书阿甲以扎莫、村主任吉乃作洛以饮水工程引自来水为由,要求362户村民每户交50元。2组127户收款人为现任村主任吉乃作洛、5组63户收款人为木乃席提,共计收款18200元。村支书阿甲以扎莫收钱后没有安装自来水也未给村民办任何实事,钱款去向不明。(村民交款签名名单附后供县委、县政府核实了解情况)
     3、2011年,阿甲以扎莫、吉乃作洛等村干部,以为村民修建丧葬坝子为由,要求每户村民交纳50元,2组1户、3组47户收款人为呷呷尾哈,4组60户收款人为吉乃作洛,5组26户收款人为木乃席提,村支书亲戚18户,共计收款7600元。另外,村干部未经村民同意就强行扣留2011年全村1400多亩小麦补贴款14300元,共计收款21900元。实际修坝子的开支不到15000元,其余款项去向不明。村民向巡视组递交举报材料后,阿甲以扎莫慌忙退还小麦补贴款,却一边退款一边威胁村民。迫于阿甲以扎莫的淫威一些村民至今都不敢去此领小麦补贴款。而村支书阿甲以扎莫违反党纪国法强行扣留村民小麦补贴款的行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查处。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纵容使得阿甲以扎莫等村干部更加无法无天,2015年8月29日至30日,三组组长吉克发铁强行威逼部分村民进行“补领小麦补贴款”签字,却不发放补贴款,妄图以此贪污补贴款并欺骗上级领导。(“村民交补贴款签名名单”、“吉克发铁强行威逼签字的村民证明名单”附后供县委、县政府核实了解情况)
请求甘洛县政府、新市坝镇政府查清以上3项的收支情况,责令临时村党支部、村委会逐项逐笔公开每一项的收支明细账目,不能打捆公布“坨坨账”。

三、请求责令公开国家粮食直补款的发放情况。
      五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意见》要求“健全粮食直补财务公开制度。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都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四川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规定,“补贴资金发放实行乡、村两级公示制,公示内容包括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数额等,两级公示责任主体均为乡政府”。
      新市坝镇政府、临时村两委拒不执行国家粮食直补款公示制度,给了村支书阿甲以扎莫可乘之机,其采用虚报冒领手段把自己长子阿木牛布挂名到本村1组13号,骗取每年16.75亩国家粮食直补款1086.74元占为己有。阿木牛布实际上是与其父阿甲以扎莫同在一个户口为本村4组人。阿木牛布骗取国家粮食直补款三年后,于2013年11月2日被村民发现并举报,阿甲以扎莫就找了三户替罪羊补给他们3200元。同样,村支书阿甲以扎莫骗取国家粮食直补款的行为没有被追究。(三户收款人签名盖章名单附后)
       新市坝镇政府、临时村两委不执行国家粮食直补款公示制度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如3组村民及吉布哈的粮食补贴面积为8.09亩,2012年以前都一直正常领取,可是2013年至2015年的粮食补贴款却只有238.53元。发现问题的及吉布哈到村两委查询被拒绝,乃吉布哈到新市坝镇政府要求查询其粮食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资金额,镇政府也不与公示。

四、责令村两委公开甘洛县金鑫选厂、二分厂租用本村64亩耕地的合同。
      2003年,甘洛县金鑫选厂、二分厂分别租用本村耕地46亩、18亩。被租用土地的村民却没有见到合同,村干部告知村民每亩耕地20年的租金为10000元。后来,村民得知2企业付给临时村的实际租金为每亩耕地20年为15000元。村干部涉嫌贪污每亩耕地租金5000元,总金额高达32万元。
      综上所述,现任村支书阿甲以扎莫、村主任吉乃作洛为首的村干部无视党纪国法、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不进行村务公开,多次搜刮村民钱财却不办实事,把搜刮的钱财装进自己的腰包。因此请求县政府、镇政府依法责令临时村公开上述村务。同时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第五条、《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第十七条 、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等法规,对临时村的集体财务进行监督审计,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启动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申请人: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民联名(名单附后)
                                                                                                                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a.jpg
吉克发铁强行威逼签字的村民证明名单
未标题-1.jpg
临时村村民联名申请名单(名单共计21页860余名村民签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甘洛新市坝镇临时村两委贪污无人管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务公开是村民的知情权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0825_2028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日报网报道:

《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为何这样难?》
http://shgc.xfrb.com.cn/newsf/2015/09/08/144168401743.htm
《四川甘洛县:村务多年不公开 村民愤然讨说法》
http://shgc.xfrb.com.cn/newsf/2015/09/01/144108095260.htm





发表于 2015-9-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
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一文。现回复如下:
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甘洛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 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9月1日刊出这一文章后,甘洛县纪委监察局、新市坝镇纪委高度重视,9月5日,县、镇两级纪委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这次新提到的“选厂租用土地租金”一事再次入村进行核实调查。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另外,今年8月底,自称是消费日报网编辑的袁春华到我办要求采访新市坝镇临时村有关问题。尽管该同志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但我部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主动到县纪委进行了询问。因纪委办案人员外出学习,还耐心向他进行了解释。
                                           甘洛县外宣办
                                            2015年9月11日

发表于 2015-9-1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
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一文。现回复如下:
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甘洛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 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9月1日刊出这一文章后,甘洛县纪委监察局、新市坝镇纪委高度重视,9月5日,县、镇两级纪委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这次新提到的“选厂租用土地租金”一事再次入村进行核实调查。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另外,今年8月底,自称是消费日报网编辑的袁春华到我办要求采访新市坝镇临时村有关问题。尽管该同志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但我部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主动到县纪委进行了询问。因纪委办案人员外出学习,还耐心向他进行了解释。
甘洛县外宣办
2015年9月11日

发表于 2015-9-1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uechun 发表于 2015-9-8 13:35
消费日报网报道:
《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为何这样难?》
http://shgc.xfrb.com.cn/newsf/2015/09/08/1 ...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
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一文。现回复如下:
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甘洛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 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9月1日刊出这一文章后,甘洛县纪委监察局、新市坝镇纪委高度重视,9月5日,县、镇两级纪委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这次新提到的“选厂租用土地租金”一事再次入村进行核实调查。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另外,今年8月底,自称是消费日报网编辑的袁春华到我办要求采访新市坝镇临时村有关问题。尽管该同志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但我部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主动到县纪委进行了询问。因纪委办案人员外出学习,还耐心向他进行了解释。
甘洛县外宣办
2015年9月11日

发表于 2015-9-1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

  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一文。现回复如下:

  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甘洛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9月1日刊出这一文章后,甘洛县纪委监察局、新市坝镇纪委高度重视,9月5日,县、镇两级纪委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这次新提到的“选厂租用土地租金”一事再次入村进行核实调查。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另外,今年8月底,自称是消费日报网编辑的袁春华到我办要求采访新市坝镇临时村有关问题。尽管该同志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但我办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主动到县纪委进行了询问。因纪委办案人员外出学习,还耐心向他进行了解释。

                                                                                                                                                                                     甘洛县外宣办

                                                                                                                                                                                    2015年9月11日

  

发表于 2015-9-1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
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一文。现回复如下:
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甘洛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 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9月1日刊出这一文章后,甘洛县纪委监察局、新市坝镇纪委高度重视,9月5日,县、镇两级纪委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这次新提到的“选厂租用土地租金”一事再次入村进行核实调查。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另外,今年8月底,自称是消费日报网编辑的袁春华到我办要求采访新市坝镇临时村有关问题。尽管该同志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但我办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主动到县纪委进行了询问。因纪委办案人员外出学习,还耐心向他进行了解释。
                                                 甘洛县外宣办
                                                   2015年9月11日

发表于 2015-9-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陛前、禽兽食禄、廟堂之上、朽木为官、国之不幸、民之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网站将核发新闻记者证
2014年10月30日 11:48:1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9日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由此正式纳入统一管理。
从今天起,一直都在默默采访,却始终没有“持证上岗”的网媒同行,终于要领证了。
——哪些网站有资格先拿到记者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告诉新华社记者,首批实施范围是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的且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申领人员应为新闻网站编制内或者正式聘用的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的人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新闻网站编辑记者培训和资格审核把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核发记者证。
根据2005年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分为三类,而这次有资格获得新闻记者证的网络媒体,属于三类当中的第一类,即“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通俗的说,首批有资格获得记者证的网络媒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设立的新闻网站,以及一些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的行业网站。
从记者证的发放范围不难看出,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有网络新闻发布功能的二类资质网站,即商业网站并不在发放的范围内。
——网媒记者证有什么不同吗?
姜军告诉记者,此次在全国新闻网站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与对传统媒体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一致,以确保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同一标准、统一管理。
“一致”的记者证意味着,网络记者与传统媒体记者从今往后将具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对提高网络媒体记者的工作便利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媒体应该“害怕”吗?
“重磅:网媒有了采访权!”“传统媒体最后的‘政策红利’也没了”……
将新闻网站记者纳入记者证管理范畴,填补了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对于网络类别的采访编辑人员新闻实践上的法律空白,为新闻网站记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网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应传媒格局变化的与时俱进——
浅谈新闻网站记者证发放
2014年11月28日14:21    来源:人民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外引发了不大不小的反响。正式推行新闻网站新闻记者证制度,虽是预料之中也是理所当然之举,但网络媒体人依然欢欣鼓舞,毕竟他们逾十年的期待实现了。网络媒体人身份的确认,是适应传媒格局变化的与时俱进。
      有了正当身份,新闻网站不再尴尬。根据2014年10月29日正式下发的《通知》精神,我国逾200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采编人员,从2015年初开始正式纳入统一管理,分批获得新闻记者证。包括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性行业新闻网站等。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以及国际在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共6家中央新闻网站,已进行核发新闻记者证的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的范围。
      然而,大量新闻网站尽管有一类资质并设有记者,但这些记者却没有持证的身份。尽管国家层面已认可了其采编人员的合法地位,但与国家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又是相矛盾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成立之前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有规定,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必须使用有效工作身份证件,并由总署统一印制核发。
     有些地方明确规定新闻网站记者可以评职称,但没有记者证的记者评职称也不符合逻辑。从2006年开始,中国记协就将网络作品列入中国新闻奖,当年评出了2005年的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各地纷纷仿效。
      而网站记者的证件迟迟不发,更是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殊性,涉及的审批部门不只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部门要协商推进。然而,在媒介融合、打造大传媒格局的背景下,必须减少“扯皮”,同心协力做好基础性的工作。记者的身份认定也是媒介融合的基础性的工作,不能因为网络的特殊性而影响记者证的颁发。
从现实来看,传统媒体在萎缩、受众在减少、传播影响力在下降。新媒体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壮大——受众大幅度上升、传播影响力日益强劲。
      这样就出现了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正视的现象: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主流媒体是传统的机关报、广播电视台,而从实现的传播力和受众关注度来看,新媒体却变得越来越主流。
     国家层面也与时俱进,将传统主流媒体办的新闻网站也称作主流媒体,事实上也比传统媒体有更多的用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更具影响力。比如,人民网、《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较之于《人民日报》纸质版有更多的用户和更迅猛的传播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把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列入记者证发放范围,是没有道理的。同等重要的两个舆论场要同时打造,毫无疑问对记者也应一视同仁才是上策。
     破除传统观念,对网络采编人员进行资格认定,顺应了媒体融合的趋势,使新兴媒体的从业人员合法地从事新闻生产与传播,使更多的从业人员合法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中来。这与国家倡导的媒介融合决策是一脉相承的。
    《通知》有这样的表述:“按照分批分类的原则,将对200多家一类资质的新闻网站中符合条件的颁发记者证。”领证的采编人员将接受正规培训。新闻网站领证的采编人员,其前提必须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采编培训合格证》或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避免轻易上岗操作问题,有了一支健全的队伍,各新闻网站将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持续做好培训工作。队伍的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将推动新闻网站的采编质量。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glwchkl 发表于 2015-9-11 09:35
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9月1日,消费日报网刊登了《四川 ...

村民质疑:甘洛县官方回应《村务公开为何这样难》避重就轻


中共甘洛县委宣传部、甘洛县外宣办:

      我们是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的村民,首先感谢消费日报网和多家媒体关注、关心我们边远山区的村民,仗义执言刊登了《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那么难》的文章,报道了我们多方反映却一直得不得解决的问题。文章发表后引来了多家新闻网站和报社记者的关注,纷纷表示将关心我们村的村务公开进程,这让我们感到了温暖,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015年9月11日,甘洛县外宣办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发布了《关于消费日报网-社会观察栏目反映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务不公开的回复》,我们表示感谢,这算是我们多年来向甘洛县各级部门反映情况后,第一次看到官方的公开书面回应。
      不过,我们村民感谢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失望,为什么我们多年来带着实名举报材料几乎跑遍了甘洛县的各级相关部门,却始终得不到书面或公开的答复,临时村依然拒不公开村务,甚至连最基本的村务公开栏都不设置,村民们关心的几个集资款仍然去向不明。然而,媒体报道后,官方时隔几天就回应了,这说明了什么?多年来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甘洛县有关职能部门究竟是不作为、还是难作为?
     而且,我们村民在“官方回复”中还看到的是混淆时间、避重就轻、敷衍塞责。也因此充满了疑问:
     一、甘洛县外宣办回复称:“2013年11月,该村村民以书面材料形式向甘洛县政府、县纪委反映该村村务不公开。县纪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村支部书记阿甲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7952元、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修建村活动坝子、灶台、围墙等, 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甲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甘纪[2014年]30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媒体报道和我们村民向甘洛县政府递交的《关于责令临时村村务公开等问题的申请书》说的很清清楚楚:“2013年11月2日,村民以书面反映材料递交县政府、县纪委,之后村民多次到县政府、县纪委询问无果。”请问这是不是事实?
     在2013年至2014年12月,长达一年的时间内,2013年的举报材料中同样列举有“村支书阿呷以扎莫虚报并贪污粮食直补款、挪用玉米良种补贴款14602元”的内容,县纪委是否“立即着手进行调查”我们不清楚,但是,针对村民的实名举报在这一年中有没有调查处理结果?有没有按规定给我们书面回复?
     2014年8月26日,村民联名向省委第八巡视组递交了《关于新市坝镇临时村书记和村长违法乱纪行为的举报材料》,巡视组移交到县委县政府办理。才有的“2014年12月22日,甘洛县纪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阿呷以扎莫严重党内警告的处分。”但是,这一处理决定有没有向村民公示?
     二、回复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那么,甘洛县是如何纠正的呢?阿呷以扎莫又是如何退还村民玉米良种补贴款的呢?
事实是:村民向巡视组递交举报材料后,由于村民不知道(甘纪[2014年]30号)处理决定,以为阿呷以扎莫有保护伞,依然逍遥法外,也使得阿呷以扎莫被“处理”后不但不有所收敛,反而更嚣张跋扈,一边退款一边威胁村民。迫于淫威的一些村民至今都不敢去此领补贴款。2015年8月29日至30日,三组组长吉克发铁强行威逼部分村民进行“补领小麦补贴款”签字,只让村民签字却不补发补贴款,妄图以此贪污补贴款并欺骗上级领导。(“吉克发铁强行威逼签字的村民证明名单”附后供核实了解情况)希望甘洛县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三、多年来,村民向甘洛县各级部门反映最多、也是最为关心的几个村民集资款开支明细账目公开问题,为什么只字不提?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四川日报网、四川在线发表的记者钟美兰写的《官方回应<甘洛县村委公开咋个那么难>:采访人员没记者证》的文章。我们不禁要问:官方应该是主要回应我们村的村务公开问题吧?取这个标题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觉得“采访人员没记者证”比我们村村务公开更值得大书特书?
更让人气愤的是,在四川日报网《川报观察•本土独家深度》中,文章标题配图是张冠李戴:用一个不知道那个村的村务公开栏,上面有人正在书写公开事项的照片,以此误导公众:临时村的村务公开进行得有声有色,是我们村民在撒谎。
     标题对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既然钟记者认为“采访人员没记者证”更重要,我们也特意咨询了一些关心我们的媒体记者。
     其实,发表甘洛县官方回应的《四川在线》就是地方新闻网站,该网站一些采编人员,特别是地方频道的一些采编人员就没有记者证仍然在一线采访报道并署名记者。用《官方回应<甘洛县村委公开咋个那么难>:采访人员没记者证》作文章标题,岂不是自己既当XX却要立牌坊。
     然而,真相却不是这样,作为新闻网站和新闻媒体记者应该知道新闻网站的相关政策。那么文章标题要如此写、标题配图搞张冠李戴(临时村根本就没有村务公开栏),做出如此违背新闻职业准则的行为的目的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消费日报网取得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一类资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也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可供其他网站转载新闻的中央新闻网站。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由新闻单位设立并取得一类资质的新闻网站,可以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2014年10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我国逾200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从2015年初开始正式纳入统一管理,分批获得新闻记者证。由于培训、管理考核及分批时间先后的原因,很多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暂时没有发放记者证。因此,国家层面早已认可了新闻网站发布新闻信息及其采编人员的合法地位。
     我们想问一问甘洛县委宣传部,自称四川在线(没有记者证)的采编人员来采访,宣传部拒绝采访不?
     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就告诉我们,他们有记者证的记者在采写《甘洛县78位农民疑似尘肺病死亡 均遭当地误诊》时,宣传部就拒绝了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
可见,甘洛县委宣传部拒不拒绝采访,是对事不对人,只要是舆论监督无论谁来都有可能被拒绝采访。
      其实,我们村民更关心的是,记者能否实事求是地写文章。钟美兰记者在报道中说:“文中所涉及款项由涉案人员交回给纪委,纪委都悉数退回给了老百姓,并在村内进行了公示。”
      我们想问一下钟记者,《四川甘洛县:村务公开咋个这么难》文章中主要反映的是我们的老大难:几个集资款去向和村务公开的问题。这些集资款项包不包括在你写的“文中所涉及款项”中?是否“都悉数退回给了老百姓,并在村内进行了公示”?你到我们村民中间来了解过吗?如果你来采访了解,我们只会热忱欢迎和如实介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拒绝采访和虚假描述的事情。
     在此,我们希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继续关注、关心我们临时村的村务公开进程,我们保证讲述的所有事实都是真实的。也希望甘洛县委宣传部的领导继续关心我们,给我们以帮助,尽快落实《关于责令临时村村务公开等问题的申请书》的请求: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在临时村设置固定村务公开栏,选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查清村民最为关心的几个集资款的收支情况,责令公开其开支明细账目,不能打捆公布“坨坨账”;对临时村的集体财务进行监督审计,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启动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

                                                                                               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村民联名(名单附后)
                                                                                                                二0一五年九月十三日
村民质疑甘洛县官方回应《村务公开为何这样难》.jpg
QQ图片20150913032201.png

    (2015年9月14日上午,临时村村民代表已经将该《质疑》原件交甘洛县委宣传部,当面向宣传部领导述说官方回应失实的地方,并陈述了村民的要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12 18:36
你他们咋不死全家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12 18:48
木乃里打你他妈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当村书记,你这种小人一辈子当不起村书记,你也告五六年了吧,你这种精神值得学习,继续努力,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21 19:33
你这样做不觉得太贱了吗,你吃了这么多钱,本来就该抓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21 20:40
楼上评论者:请注意你的言语,不管你是猪还是狗,该死的是你这种包庇者,要有本事就亮岀真面目,所谓小人就是你这种人,你有本事就当政府面讲真理,被控告人以上那一种集资款与冒领国家补贴不属实,吃国家和吃百姓钱也正常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21 21:06
一个正常的村支书与领导怕被人告吗?你心里害怕了吗?怕就证明你贪污过,让政府洗清你的真面目,贪就死,活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