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最头条】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8月20日发布消息称,我省从即日起到12月底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
据悉,此次大检查分三阶段进行:即日起至9月进行全面排查,各企事业单位是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整治的责任主体;10月至11月为集中整治阶段,依法整改消除一批重大隐患,停产整顿一批严重违规违章企业,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惩处一批非法违法单位责任人;12月对重点地区和单位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有力措施,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大检查范围包括全省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通知特别点出了旅游、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粉尘涉爆、油气罐区、仓储港口、医院等重点部位,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天然气汽车等重点车辆,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农村、山区、风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管理机构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
=========================================================
8月21日 星期五
农历七月初八
安全妙语“谨”上添花:夏日炎炎气温高,长途行驶胎易爆;常查胎压勤保养,谨慎驾驶把命保。
安全手机报,百姓都需要。
四川移动手机用户编辑919发送到10658678可订阅本报,如需帮助请致电028-61511705。
P2【本期看点】
◆我省公安机关排查安全隐患
◆川5.5级以上地震将有预警
◆蓉处置安全重大险情105起
◆民航局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京将建隐患查处“追溯”机制
◆广东男子疲劳驾驶冲出马路
◆石家庄发生交通事故致2人死
◆夏季安全行车应注意的事项
=========================================================
P3★蜀安全★
>>我省公安机关排查安全隐患
---------------
近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项部署全省公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即日起,我省公安机关将地毯式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
会议要求,排查要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最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重点部位,进行梳理检查,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和隐患。各地公安机关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逐一登记造册,根据风险评估等级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防控对策。
>>川5.5级以上地震将有预警
---------------
8月20日,省地震局召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启动情况新闻通气会透露,当日中国地震局正式宣布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工期4-5年。四川作为该工程建设主要区域之一,在工程建成后,将有471个地震台站(包括基准站和基本站)。同时,我省也将建设省级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数据处理、信息发布和技术保障中心,在震级大于或等于5.5级、烈度大于6度的地震发生时,系统将会提供预警信息服务。
>>蓉处置安全重大险情105起
---------------
日前,我省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对整治不彻底的,一律依法依规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一律依法停产整顿。目前成都已经接收各类安全生产数据2亿多条,处理重要安全生产隐患预警846次,成功处置安全生产重大险情105起。
=========================================================
P4★快播报★
◆近日,民航局召开全行业航空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对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工作进行部署。民航局将根据已制定下发的《民航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方案》,派出7个督查组,于8月20日至9月初,重点对56家运输航空公司、204个机场以及空管、油料等保障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此次督查将紧扣“两个核心”(指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资质的符合情况和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手册的遵守情况),抓住“三个重点”(指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全面覆盖行业。
◆近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两项重大活动安全保障视频工作会上透露,北京将建立安全隐患查处“追溯”机制,做到问题隐患可“追溯”、整改落实可“追溯”、责任人员可“追溯”。据该市安全监管局要求,执法检查人员在每日的检查行动中,要建立检查日志,对所检查企业的重点部位、区域予以记录,存在问题的依法下达执法文书;未发现明显问题的,也要填写相应记录,内容要客观、真实,检查人员要依法对检查结果负责。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安全监管局正式公布了“12350”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热线,并兑现了试运行期间的首批举报奖金。乌鲁木齐12350投诉举报热线自去年10月开通,截至目前已收到投诉举报线索400多条,核查属实100余条,其中,匿名举报者超过总量的70%。
=========================================================
P5★新观察★
近日,一篇名为《加油站是不是离家太近了?国标:安全距离7-25米》的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不少人对于相隔7米就是安全距离的国家标准表示难以置信。
>>相关规范:安全距离应为7-25米
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以下简称《规范》)内容,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但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至于安全距离,《规范》中有一张表格,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加油站和不同性质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分别是多少。其中,加油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的最小安全距离为35-50米;与民用建筑保护物的安全距离为7-25米;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安全距离为5.5-10米。
>>消防部门:发生意外的概率很小
据消防部门介绍,加油站的消防隐患主要来自于火星、静电引燃汽油或者混合气体,造成火灾或爆炸。为了避免火星和静电的产生,油罐井盖采用碰撞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装有防雷和防静电的装置。加油机油枪软管都加绕金属丝,并和地线、加油机连接,以消除枪口可能产生的静电。此外,工作人员不能穿由腈纶、涤纶等材料制成的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操作规范,不要人为地带进明火和静电,加油站发生意外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专家:并非有了安全距离就安全
有关专家表示,相关的国家标准,虽然确实是经过反复测算后制定的,有科学性。但它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之下的,其他环节也要达到相关要求才行。比如加油站的安全距离,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建筑质量、有无防护墙等因素。如果居民楼、防护墙是豆腐渣工程的话,那么安全距离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安不安全,并非是单独一个安全距离就能保障的,要考虑一个综合因素。
=========================================================
P6★曝光台★
>>新墨西哥州脚手架倒塌致1死
---------------------
当地时间8月18日下午,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家医学中心在建建筑的一个脚手架发生倒塌,造成1名建筑工人死亡、7人受伤。
>>广东男子疲劳驾驶冲出马路
---------------------
8月19日14时22分,广东省中山市古神公路与神湾大道交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因疲劳驾驶,导致驾驶的面包车冲出马路撞到路边3名行人。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石家庄发生交通事故致2人死
---------------------
8月20日凌晨,河北省石家庄市衡水湖北堤路段,一辆轿车在拐弯时撞到了路牙石,因剧烈撞击,致使车内2人被抛出车外,当场死亡。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乐山石灯笼倒塌砸死9岁女童
---------------------
8月20日19时30分,在乐山市中心城区的广场玩耍的9岁女孩被突然倒下的石灯笼砸倒后身亡。事发后现场市民推倒相邻石灯笼后发现,石柱里面的接孔处是一截木棍。
=========================================================
P7★聊一聊★
炎炎夏日,又一起被困车内高温导致死亡的悲剧发生了。8月17日11时,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王集村5组内,5岁的男孩毛毛和2岁的妹妹丹丹在家门口失踪。5个小时后,家人在离家几米外的一辆闲置汽车内发现了兄妹俩,遗憾的是两个孩子都已经停止了呼吸。经初步鉴定,两个孩子因车内高温中暑,导致身亡。
>>中国江西网:幼童被困在车内死亡的新闻频现报端,却仍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认为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近期发生的几起事件来看,除了安全意识淡薄外,缺乏责任心、思想麻痹大意才是导致悲剧的诱因。要想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有关部门要多做宣传,家长要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这样,才能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四川新闻网:谁也不愿意出意外,但如果真的遇到意外了呢?除了家长重视之外,必须让孩子学会自救。家长和学校有责任教授孩子相应的自救方法。就被困车内来说,按喇叭、打双闪、直接打开车门这三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必须学会。教会孩子自己开车门,若不能打开,就要按喇叭。如此,相信只要不是被困在荒郊野外,好心的路人就会成为孩子遇到高温意外时的“救命恩人”。
>>网友@小胖子:生活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一些不经意的东西,往往是夺取生命的元凶。凡事有因必有果,倘若车主安全意识强烈,把车门锁好;或者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
P8★微宝典★
>>夏季安全行车应注意的事项
---------------
夏季是交通事故频发期,同时也是一年中行车安全最具挑战的一个季节。为确保夏季行车安全,小安特意整理了一些夏季安全行车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经常检查轮胎气压。随着气温及路面的温度逐步升高,高速或者长途行驶,胎压很容易上升,引发爆胎。为了安全,所以要经常停车降压。
>切忌穿拖鞋驾车。夏日里女性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盛夏热浪滚滚,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使用的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摄氏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
>不宜长时间开空调。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所以,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谨防自燃。夏季出行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插头是否松动,蓄电池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油路是否有漏油等。此外,有必要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以防意外。
=========================================================
P9★直通车★
◆夏季高温容易导致车辆()。
A.过热发生自燃
B.轮胎漏气
C.坐垫烫伤皮肤
◆夏季开车时,不能()。
A.开空调
B.穿拖鞋驾车
C.喝碳酸饮料
【上期答案】C,C
【参与方式】请编辑正确答案到10658678919(免信息费),丰厚礼品等着您!
=========================================================
责编:袁毅
编辑:齐思哲、胡嘉岩
美编:胡嘉岩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
★四川安全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919到10658678
新闻报料热线:028-61516041
客服电话:028-61511705,客服在线时间:08:30-17:30
QQ:2909218354,读者QQ群:313876008
邮箱:
2909218354@qq.com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四川手机报(包括本手机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四川手机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
http://vip.scsjb.cn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管,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