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票是第三选项,建不建都无所谓,我觉得四川的水力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应该大力开发真正洁净,可循环使用的能源才是最好方式。 四川有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从1905年在成都第一次装机发电以来,至今一百多年了,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于成都银元局内安设一台小型直流发电机,专供督院内照明,从此拉开了四川有电的历史和电力建设的历史。 四川是个电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素有“千河之省”的美名,境内有大小河流1300多条,水电资源在1万千瓦以上的就有850条,水电资源主要有水力、煤炭和天然气等,其中,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21%,居全国的首位,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43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1.03亿千瓦,煤炭累计探明储量站全国的1.16%,居全国第十四位,可开发量位83.58亿吨。 四川缺电,是由于在解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没有处理好以上资源的关系和利用,脱离实际,争论不休,丧失机遇,使得四川这个“能源大省”缺成为全国闻名的“缺电大省”。 改革开放后,四川各届政府,认真总结经验,进行了再次勘察,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下,提出了“加大西电东送”、“优先开发调节性好的水电站,适当发展火电厂建设”、“大力推进全国联网,使水电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等电力建设方针,2003年瀑布沟电站(330万千瓦)、向家坪、锦屏电站等一批巨型电站的建设,算是揭开了四川水电建设的新篇章。在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四川还出现了电力供应负增长,从而出现全省性电力电量相对富裕,还有人认为四川的电多了,甚至认为“二滩电站本来就不该建设”…… 其实,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同一过程内完成的,所以,其实发电站本身的建设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点,是根本性但不是决定性的一点,更重要的是整个网络的建设,电源点、输变电设施和用电设施必须配套建设,同步进行,以往就是只重视电源点建设,忽视了电网建设,从而导致了四川有电送不出,用不了…… 而核电,我了解不多,也不好多开黄腔,论坛里争论的和引用的资料、数据也很多……,所以我认为,四川目前还不是一定要引进核电的时候,至少现在不是,加大力度把现有水电资源最大限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