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登录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不需要支付密码就可以购买该行的"如意积存"贵金属产品。”骗子们瞄准了该产品的这一便利,先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账号和网银登录密码购买理财产品,然后冒充“腾讯拍拍”客服套取受害人的验证码骗财。前天,市民陈先生就被这样的招数骗走1万元。
文/记者 朱俊博
实习生 陈誉文
通讯员 厦公宣
制图/郭航
怪事
收到购买理财产品短信
想取消却被骗走1万元
前天下午3点58分,正在开会的陈先生忽然收到“95588”发来的短信:“您尾号为××××的银行卡10日15:58手机银行支出(如意积存)10000元”,没过一分钟,第二条同样是95588发来的短信又到了,显示为支出1000元。另外,陈先生还收到了银行卡开通“工银e支付”的验证短信和付款短信。
明明银行卡在身上,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怎么会有消费记录呢?感到奇怪的陈先生打电话给工行客服95588,证实的确被消费了11000元,这让他觉得很疑惑。
陈先生赶紧对客服说,要取消购买“如意积存”的业务。
就在挂断电话没几秒,陈先生接到了另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名女子,她自称是“腾讯拍拍”的客服,问陈先生“您是否本人购买了"如意积存"的产品?”陈先生回答没有。紧接着“客服”就说:“如果不是您本人购买的话,我们可以帮忙拦截,但是需要您手机短信上的验证码。”
听到资金能追回,陈先生立刻将手机短信中的验证码告知“客服”。果然,在16点08分时他收到了退款短信,但同时又有一条1万元的消费支出短信。不过陈先生当时工作正忙,只注意到退款短信,没再仔细看支出短信。
调查
最新型骗术瞄准验证码
通过B2C购物方式骗财
做笔录时,陈先生告诉民警,他确认一开始收到的这两条来自“95588”的短信,都是工商银行发出的,但问题就出在来自“腾讯拍拍”的这个电话,“正好卡在15点58分到16点08这10分钟之内打开,利用通话把我手机给"控制"起来,十分钟内就忽悠我把验证码交出去,然后消费购物。”
民警调查了解到,“腾讯拍拍”是一个来自浙江宁波的手机号码,“按照正常来说,客服电话不可能是私人用的手机号码。”民警说。
民警怀疑,有可能是陈先生的卡号和网银登录密码遭到泄露,骗子登录网银后向工行购买了“如意积存”产品,然后料到他会申请退款,随后就假扮“腾讯拍拍”的客服登场,主动提出帮他退款,“在退款的时候,骗子就把银行发给他的验证码套取到自己手上。”
在“95588”发来的短信中,工商银行提醒陈先生说,开通了工商银行e支付服务后,可凭借短信验证码进行网络购物支付、转账等交易。“这样一来,即便不知道银行卡的密码,只要有账户和验证码,就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将钱取走。”警方称。
事后警方也查明,陈先生卡内的1万元是通过B2C购物方式,通过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将钱用于消费付账。
质疑
“如意积存”存在风险
骗子“代购”不需密码
记者了解到,这还是我市警方首次发现有人利用工商银行“如意积存”产品进行诈骗的作案手法。陈先生明白整个过程后也非常生气,“不是本人购买的产品,银行居然能够通过,也就是说,银行这边把门打开,骗子就趁虚而入。”虽然他也反省自己没核实“腾讯拍拍”的身份,但对于工行该产品销售中不需要网银支付密码就可购买的服务模式,他觉得对方也有责任。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的“如意积存”业务,其实是一项贵金属交易项目,面向每一个工行客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开通办理,在购买产品时不需密码U盾等繁琐的手续。另外,若要赎回贵金属产品,除去市场涨跌造成的损失外,客户还需付出将近15%的手续费。
在该产品推出后,就已经有网友们针对它的购买模式进行质疑。“先不说市场涨跌,第二天赎回就要扣除手续费,银行是稳赚不赔。”网友们说,这种过于宽松的购买门槛,显然很不合理。
目前在网上输入关键词“如意积存”和“诈骗”,已经有各地网友发出被骗的提醒,有工行的客服回复网友称,购买理财产品不用介质认证,如果要进行防范,就必须在工行网银中将网上理财产品购买设置为需要开通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