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预测,每年都在防汛。千年来,四川洪灾就绵延不绝。所以,当年的李冰父子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千秋万代。如今,千年之后,疑似与三峡大坝有关的,莫名其妙的洪灾更为频繁,无人敢出来说三峡大坝修错了。所以,四川的防汛防灾,抗洪救灾一旦疏忽,排查隐患与预防措施没有做到位,一名技术人员为自己,为官员的玩忽职守付出生命的代价。悲,悲,悲!
今不如昔。
前有:“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今有:年年通告年年灾,次次疏忽人人悲。
他因为绵阳江油的一座桥梁在洪灾中垮塌 而自杀。
http://sc.sina.com.cn/news/m/2013-08-07/0737108523_3.html
绵阳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的当天晚上,时任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副总工程师的杨荣国,便依照单位指令,迅速组织人力,运送工程机械奔赴九遂(九寨沟到遂宁)路,并连夜抢通了林家坝段的断道公路。而熬了一宿没合眼的杨荣国,第二天顾不上休息,又和同事紧急奔赴重灾区平武县的响岩镇,进行道路抢修,尽管随后因疲劳生病,也坚持着没有回家休息。
关于当时的情形,绵阳市交通局曾有一篇《肩负重任,打响公路抢险保通战役》文章这样评价他:“在同事眼中,他是专家,在灾区人民心中,他是英雄!为了深入调查公路受灾情况,杨荣国同志深入第一线,徒步60余公里,往返于悬崖峭壁之间……”
然而,仅仅时隔5年之后,杨荣国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事后,有人惋惜地说,如果半个月前盘江大桥没有垮塌、没有失踪了那么多人,或许他还不会走得这么急。
由于盘江大桥一年前才刚刚进行过加固维修,很多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都还心有余悸。事后,针对大桥垮塌事件,绵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问责程序。截至杨荣国自杀,已先后有17家单位、60余人次接受了市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调查。其中,杨荣国的一名同事、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的勾某某,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已被刑事拘留。
他的“解释”
曾称绵阳涪江三桥隐患因车辆超重
实际上,当地维修加固后又爆出问题的大桥,并不止盘江大桥一座。早在盘江大桥垮塌一个多月前,刚在4月份维修过的绵阳涪江三桥,就被爆出存安全隐患,而那一次,杨荣国作为绵阳市交通管理处的桥梁专家,“露过一次面儿”。绵阳市的涪江三桥始建于1998年,投入使用后,一直是人们进出城区主要通道之一。汶川地震后,涪江三桥“严重受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而2012年12月15日,由绵阳市投资约1300万元进行维修加固。后经过近4个月施工,该桥恢复通车,然而,仅过了40多天,这座桥便被市民爆出安全隐患:在大桥出城方向的边道桥面上,有两个深约3-7cm的大坑。一时间,人们纷纷质疑维修工程的质量,并对大桥的安全充满忧虑。这时杨荣国给出了解释,认为桥面的坑应是晚间超重车辆将大桥混凝土板压断所致,并称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工程主要是针对桥梁的安全结构进行的,“未对桥面进行处理,也不属于前次维修加固设计和施工的范畴”。
但这个问题,很快就被市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原设计单位,进行维修,并落实施工。对此,事后不免有市民对杨荣国的解释表示出质疑,认为维修加固应该就大桥整体的安全性予以确保,如果桥面混凝土板那么容易的就会被超载车辆压断,那么加固又从何说起?
在盘江大桥垮塌前后,成都、德阳、阿坝、绵阳等地至少垮塌大桥19座,仅7月9日当天,绵竹市汉旺镇绵远河大桥、兴隆镇绵远河大桥、观渔大桥和广汉市三水大桥、金鸡桥、溺水桥便相继垮塌。有专家曾在2012年对当地一些桥梁走访后发现,很多桥梁建造时间长,如不提高维修设计标准,即便加固,也一样会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桥梁基础,需要及时检测,并给予彻底维护,否则加固也难以保证安全。
据了解,在盘江大桥垮塌的半个月前,绵阳市交通局的主要领导也曾亲自检查过盘江大桥的安全情况。然而,并未能阻止垮塌的发生,加上其加固维修总工程师杨荣国的自杀身亡,两个悲剧,似乎并非是“一次突发的自然灾害”所能解释得了的,更多的谜团期待解开。
>>村民猜想
大桥垮塌原因
桥基被掏空?车辆过多?加固不彻底?
在官方公布盘江大桥的垮塌原因为“突发的自然灾害”之前,关于垮塌,当地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入夏以来,四川先后经历三次大范围强降雨,尤其7月7日,暴雨致使发源于绵阳平武县的通口河暴涨,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水流急,含沙量过大,垮塌事件“或与通口水流冲击有很大关系”。二是盘江大桥因青莲大桥维修而恢复通行后,常有超载车辆夜间通行,对大桥构成很大压力,尤其垮桥当天当地逢集,桥上车辆过多,对垮塌造成了诱因。然而,除此之外,坊间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垮塌主要是因为盘江大桥维修加固不彻底。“当时加固桥身好像花几百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大桥竣工后,增加了护栏,给桥面铺了层带钢筋的水泥层,感觉大桥焕然一新。竣工前,“杨荣国曾到桥上看过。”
7月28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垮桥现场,看到倒在水中的桥墩基本上是完整的,外面一层三寸多厚的水泥层能看到外露的钢筋,桥面也同样如此。
对于这种维修,当地太华村的村民霍纲(化名)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由于从前年开始,盘江大桥两侧不断有洗砂场挖出大坑,使得河道下切后,久而久之,被水流掏空了桥墩的基础,从而表面上看,大桥是得到加固,可桥墩没于水下的基部没有进行有效处理,以至于难以抵挡当时的洪水。
“以前,这里就是两个大沙坑,宽有近百米,深有两三米,对大桥安全影响太大。”霍纲说,以前,盘江大桥的桥头竖着一个木牌,不允许洗砂场在桥上下游500米以内挖沙,但根本没人管,“大水来后,木牌也不知道被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那么,既然当地村民都能看得到大桥的安全问题出现在基座底部,作为桥梁专家,为什么到过现场的杨荣国没进行干预呢?对此,绵阳市交通局表示,在青莲大桥建成通车后,盘江大桥就移交给了当地镇政府管理、养护和使用,而加固维修也是镇上负责的,因此责任主体不在交通局。
据了解,盘江大桥是2005年作为废旧公路由江油市政府移交给青莲镇的,业主为青莲镇政府。也许正因为如此,从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网站上“桥梁查询”一栏输入大桥的名字,根本无法查到。移交之后,大桥便被限制通行,然而,数年之后的2011年6月,盘江大桥作为“江油市青莲镇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第一批),突然开始维修加固。从青莲镇政府在竣工桥头所立的石碑可以看出,维修加固的建设单位为青莲镇政府,工期一年,2012年6月1日竣工。
就盘江大桥为何在弃用多年后又要加固,桥的加固又涉及哪些细节,本报记者找到该项目的负责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永刚,但其拒绝采访,表示盘江大桥加固维护工程的相关材料,已经由市上的调查组封存。一切以调查结论为准。
(原标题:一个桥梁工程师的非正常死亡)
直击四川都江堰山洪泥石流现场 11户房屋被埋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7/11/c_124992596.htm
2015年汛期 四川省可能发生中等偏高洪涝灾害2015-04-15 09:23:50 | 来源:
四川日报 | 编辑:李海媛 | 责编:陈晓琼
http://sc.cri.cn/549/2015/04/15/162s27462.htm
原标题:今年汛期我省可能发生中等偏高洪涝灾害 4月14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与气象、水文等部门专题会商后,公布了今年四川省整体防汛抗旱形势。 根据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预判,今年主汛期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大部以及盆地南部的自贡、泸州、宜宾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多出2-4成。主要江河控制站以中偏高洪水为主,青衣江上游、岷江中游、涪江下游、沱江、嘉陵江和渠江可能出现中偏高洪水,阿坝、乐山、宜宾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盆周山区和川西高原特别是地震灾区受局部强降雨影响,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此外,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雨季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地区要及早准备防汛物资和人力,做好山洪、内涝等灾害防范措施,做好雨情水情监测预警,及时转移安置灾害隐患点群众。
http://tieba.baidu.com/p/327411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