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三月廿七)
温馨提示:夏季枕头易受潮滋生霉菌,时常曝晒枕心有利于健康。
★本期导读★
★柑橘类水果降低中风危险
★早晨起来嘴里发苦怎么办
★“食品三宝”吃法有讲究
★六个小技巧保护耳朵健康
★抗抑郁药其实没那么可怕
★加强父母与全托孩子沟通
★多跳绳或能够预防宫外孕
★服用钙片为啥还骨质疏松
【健康新知】
柑橘类水果降低中风危险
----------
《中风》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吃橙子及其它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降低女性中风危险。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诺里奇医学院研究人员表示,多项研究表明,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中风危险。但是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新研究发现,柑橘属中的总黄酮是防止中风的关键物质。
这项研究分析了为期14年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的相关结果,该研究涉及近7万名妇女参试者,参试者每4年报告一次自己的水果蔬菜摄入情况。结果发现,总黄酮日摄入量最高(每天470毫克)的参试妇女,其中风危险降低19%。参试者总黄酮来源中,95%来自柑橘类水果及果汁,大多数橙子和葡萄柚。与不吃柑橘属水果的妇女相比,常吃柑橘属水果的妇女中风危险降低10%。
新研究负责人伊丁-卡西迪博士表示,最新研究表明,多吃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降低缺血性中风(血栓堵塞大脑血管所致)。其原因可能是,柑橘属水果中的总黄酮可改善血管功能,减少炎症发生,而血管功能失常和炎症是导致中风的主因。卡西迪博士表示,柑橘属水果直接食用比饮用果汁更好,因为新鲜水果中总黄酮含量更高,而且没有添加食糖。总黄酮是食物类黄酮的一种,具有降低中风危险的作用。除了水果蔬菜之外,红葡萄酒和黑巧克力中也含有这种物质。
【健康生活】
早晨起来嘴里发苦怎么办
----------------
早晨起来后有些人会感觉口腔里有异味,口中发苦,它是怎么引起的?会不会是某些身体问题的前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
>>起因
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有口腔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经常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的人;患有某些肿瘤的人等,均可出现口苦症状。
中医认为时常产生口苦,这主要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胃热产生的口苦,部分人肝胆没有炎症,但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同时,一些患慢性疾病的人(如糖尿病人等)也会有口苦的情况。
另一方面,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
>>建议
1、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治疗引起的口苦。
2、对于压力大的人,应该尽量使饮食规律、食物结构合理,少食辛辣,多吃水果、蔬菜等。
3、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
【养生保健】
“食品三宝”会吃更健康
----------
红枣、核桃、黑芝麻被人称为“食品三宝”。营养专家认为,这些明星食物的吃法是很有讲究的。
>>红枣熬汤更易消化
宋小姐偏爱补血的红色食物,她每天早上三颗红枣,前不久还学起了网友的红枣泡酒方子,在家里喝起了红枣酒。除此以外,三天两头就是银耳红枣汤,桂圆烧红枣枸杞汤。开始吃得挺好,但没吃多久就出现了口腔溃疡和便秘的症状。由于红枣偏温性,热性体质者食用过多容易出现口干、便秘、溃疡等问题。很多人喜欢把生红枣整个吃下尤其舍不得吐掉红色的皮,认为皮的补血作用特别好。其实红枣皮不容易嚼烂,吃进肠胃也不容易消化吸收。建议食用红枣时,最好熬汤,熬成汤汁之后容易消化吸收。
>>“三高人士”适当吃些核桃
核桃含有大量补脑益智的营养成分,核桃性温,能补肾益精,滑肠润燥,是很好的滋补品。由于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相比,对“三高人士”来说较为安全,可以适当食用。核桃因为富含植物油和蛋白质,所以往往不好消化,而且吃起来也容易觉得腻。所以可以尝试在吃法上多下点功夫。比如:可以把果仁碾碎,做糕点时放进去,或者加在牛奶、酸奶、冰淇淋里。做成果乳、果奶等,或者做成菜,就更加容易入口。
>>“冷肢女”不妨多吃黑芝麻
黑芝麻有“仙家食品”之称,是民间流传的滋补肝肾养生佳品。常食之可补肝肾、益精血、润五脏、填脑髓、明耳目、益气力、泽肌肤、乌须发、抗衰老,且不寒不热,性味平和,尤宜养生食用。黑芝麻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肠胃功能,而都市“冷肢女”往往气虚、血虚、血液运行不畅。所以都市女白领特别青睐黑芝麻。其实,除了黑芝麻外,包括黑米、黑枣、黑豆、黑木耳等在内的黑色食物,都有类似功效不妨多吃。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油性较大的黑芝麻有滑肠的作用,如果体虚溏便,就不适合吃黑芝麻,否则会加重拉稀症状。
【家庭医生】
6个小技巧保持耳朵健康
----------
如何才能减轻生活中的噪声对我们听力的损害呢?常年接触听力受损患者的临床医生总结出了6个护耳小细节。
1、远离噪声源,远离鞭炮燃放场等强噪声污染区域,靠近高速路和高架桥的居室要安装双层玻璃。
2、高危职业者应注意做好噪声防护,如环境声音大于80-90分贝,必须戴上适当的听力保护装置,如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3、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使用耳罩式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声音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4、在摇滚音乐会、赛车或其他嘈杂的活动中应佩戴耳塞。
5、当出现耳呜、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出现耳呜现象时,最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检查。
6、合理饮食,锻炼身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每两年检查一次听力。
生活中除了需做好以上6个小细节,保护听力也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有几个简便易行的“小动作”有助于保持耳部健康和良好的听力,具体做法有:用双侧手掌慢慢压迫耳朵,而后慢慢放开,如此重复数次;用双手拇指、食指顺耳廓方向从上到下按摩,可反复进行;在喝水时将水含在口中,捏住鼻子,将水咽下的同时放开,重复数次。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起到保护耳朵和听力的作用。
【用药宝典】
抗抑郁药其实没那么可怕
----------
王校长退休后2年突发脑梗塞住院,度过危险期后躺在病床上,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在轮椅上过完余生,就看见谁都烦躁,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怎么还没地震呀?震了算了。”吃药输液都不配合。医生会诊后,建议为王校长加用抗焦虑药。一个多月后,在医生及家人的精心治疗和关怀下,王校长逐渐接受了自己目前的状态,并随着手脚逐渐恢复一些感觉后,心情也渐渐开朗很多。
身体疾病并发心理问题的,在临床上很多见,但医生和家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如果控制不好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可能对疾病康复和后期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下列表现,要警惕他们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并尽快找精神心理科医生会诊,及时治疗、用药能更好地管理疾病。如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睡眠障碍以及食欲下降;性欲明显减退等。轻度抑郁和焦虑通过心理疏导可缓解,一旦发展到中、重度,则需加用药物。判断中度抑郁和焦虑有个基本原则,即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两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上述症状中的四项。
然而,在临床上,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常因“担心别人知道”、“害怕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的不在少数。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不需要终身服用。一般用药1—3个月后,专科医生就会根据病情好转程度来考虑减量,逐渐停药。在治疗期间,足够的药量及充分的维持时间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千万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抗抑郁药像一根弹簧,压住它时突然松手,弹簧会弹得很高。但如果你慢慢地松手,它能恢复到正常的长度,不会弹起来。
【快乐家庭】
加强父母与全托孩子沟通
----------
当前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不得不将孩子全托,这也是父母一种无奈的选择,可是也因为全托,亲子沟通的机会减少很多,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远。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讲讲全托孩子如何加强亲子沟通。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孩子从寄宿学校回家后,父母需要适度给予零食和玩具,不要一味满足孩子的愿望,应从孩子的营养、健康、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孩子回到家,可能会沉迷于动画片、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之中,父母应给孩子规定的时间并严格履行。
>>分配任务,奖惩分明
不要让孩子回到家就成了"小皇帝",而要让他懂得,家中每个人包括他都是平等的。如果做得好,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奖励,并且父母要确实做到奖惩分明,让孩子乐意接受并完成任务。
>>户外游玩,拓展视野
父母可以趁周末两天带孩子外出就餐、购物、游玩,也可以利用小长假带孩子做短途旅游,接触外界和大自然,在拓展孩子视野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智力发展。即使只是到小区、公园里逛一圈,到超市里购物,也不妨带上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需要购买的物品,自己付账、拎购物袋。孩子的见识和能力将在生活点滴中慢慢积累起来。
>>充分沟通,给予充分的心理关怀
每周末留出一小块固定的时间,什么也不做,安静地坐在孩子身边或者一起躺在床上,说一些悄悄话,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小抱怨、分享他的趣事、给他一点小建议,做孩子最好的、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对补充平时缺失的亲子营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亲子游戏,消除隔阂感
5天没见到爸爸妈妈,到了周五回家的日子,孩子看到父母的第一眼,或许会感到有些陌生。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一些亲子游戏,一定很快能消除孩子对父母的陌生感与隔阂感。
【祝你好孕】
多跳绳或能够预防宫外孕
----------
在一些健身项目中,跳绳增强体质、全方位的健身效应比较突出。跳绳可以预防宫外孕,主要是因为跳绳可以增强包括生殖器官在内的脏器的功能,是行之有效的“输卵管体操”。
跳绳时身体的上下颠簸,可以抖动体内的五脏六腑,对子宫及其周围的韧带、系膜等也都可以起到震颤、按摩的理疗作用。而对于在腹腔内横置排列、相对游离的输卵管和卵巢,则既有节律性的颤动,又有拉抻作用;相当于“做体操”。这种“输卵管体操”的保健作用,其他方法很难代替。“生命在于运动”、“用进废退”的生物法则,同样适合于输卵管等内生殖器官。连续而规律的“输卵管体操”,是一种适宜刺激:可以活跃微循环,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氧气,增强新陈代谢。经常跳绳的适宜刺激,十分有助于女性输卵管等内生殖器官平滑肌、分泌细胞等组织结构的生长、发育,促进功能的健全和完善。而对于育龄妇女,则尤其可以增强输卵管蠕动,促进激素及其他辅助生殖液体的分泌,保证对卵子、精子和受精卵的“接”、“请”、“送”等功能,从而避免受精卵运行受阻,不能到达子宫腔,就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形成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跳绳对于生殖系统的保健、维护其功能的完美,十分有益。
此外,由于跳绳具有全方位的健身效应,可以全面地增强体质,心、肺、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系统等功能的增强,也是减少宫外孕的促进因素。
有人用精密仪器监测排卵过程,发现身体上下跳动可以促使卵子更顺利、更准确地进入输卵管开口。有力地证明了“输卵管体操”的保健效应。
顺便提及,在精子进入体内的20个小时之内,最好不跳,为的是不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除此之外,尽可跳吧。
【专家点津】
服用钙片为什么还骨质疏松?
----------
手机136****0506读者:50岁之后,我就开始定期服用钙剂以补充丢失的钙质,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吃钙片,可前一段时间我去医院检查,仍然有了骨质疏松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回复:在一日三餐中,人体可从饮食中摄入400-500毫克的钙质,当体内钙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时,从尿中可排出多余的尿钙,白天,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并维持血钙的平衡,到了夜间,尿钙仍会形成,但食物中已经没有钙质的补充,这样血中的钙质就会释放出一部分,以补充尿钙的丢失,此时,为了维持血液中正常的钙水平,人体必须从钙库中提取一部分“库存”即骨骼中的钙质。而在睡前补充钙剂,夜间就能保证充足的“弹药”,从而阻断机体动用骨钙的过程。服用指南:最好将一天补钙的总量(成人每天一般不超过1000毫克)分成两份,一份在早餐或者中餐后服用,另一份在睡前服用。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四川手机报(包括本手机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四川手机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http://vip.scsjb.cn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