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安折“梅” 福建“七连冠”
本报讯(记者杨李超通讯员蒋芃)昨晚,中国戏剧表演艺术领域的最高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在广州揭晓。由福建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戏剧家协会组织选送的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尹派”小生王君安,凭借其在原创大戏《柳永》中的精湛演绎,成功折“梅”。 至此,我省实现了最近七届梅花奖“七连冠”的佳绩,共有14名演员15次夺得梅花奖(其中“二度梅”一位)。而历经三度“申梅”,越剧“尹派”的代表人物王君安终于圆了自己的“梅花梦”,成为芳华越剧团继李敏之后培养的第二朵“梅花”。该团也成为省内少数同时拥有两朵以上“梅花”的院团。 本届梅花奖评选竞争激烈,入围终评的32名演员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以及中直和解放军院团,涉及22个剧种,既有京剧、昆曲、越剧、秦腔、豫剧等大剧种,也有婺剧、柳琴戏等地方小剧种。王君安是我省入围终评的唯一一名选手,也是越剧的“独苗”。依靠相关部门和芳华越剧团的共同努力,在本月12日的广州赛区竞演场演出中,越剧《柳永》以较高的综合艺术水准,细腻到位的人物塑造,尤其韵味纯正的尹派唱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主角王君安最终脱颖而出。 《柳永》一剧,由我省著名剧作家王仁杰为王君安量身创作,并四易其稿。全剧撷取了北宋伟大词人柳永一生的几个重要片断,由六首脍炙人口的词牌名作为“关目”,勾勒出其不羁而坎坷的生命画卷,也彰显其彪炳千古的文学成就。该剧创作以来,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巡演并举办多次研讨会,历时5年反复雕琢,日臻完善。舞台之上,王君安凭借其卓越的尹派唱腔和对柳永人生心绪的准确把握,较好地再现了一代词人跌宕浮沉的人生风采,也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台充溢着深厚历史烙印和传统文化印记的人文大戏。 王君安在获奖后表示,这朵来之不易的“梅花”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柳永》剧组全体同仁和长期以来给予她鼓励和支持的“君迷”,更是属于芳华和“尹派”的。她说:“正是因为柳永的传奇经历,才有了今天的越剧《柳永》。虽然创作的过程和柳永的人生一样充满了艰辛坎坷,但如果轻言放弃,那便与我的个性不相符。所幸有这几年的磨炼,使我今天穿越时空和柳永达成了艺术上的一致。” 新闻小贴士 创办于1983年的“梅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戏剧专业大奖,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目前为两年一届。该奖是我国创办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舞台表演艺术奖项,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为培养造就各剧种表演艺术领军人才,繁荣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加上上届顺延的演员,本届梅花奖共评出32朵“梅花”,其中“二度梅”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