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要闻】新乐府:现代音乐激活传统戏曲 ﹝光明日报 ...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1954
|
评论:
5
[他山之石]
【要闻】新乐府:现代音乐激活传统戏曲 ﹝光明日报﹞
【要闻】新乐府:现代音乐激活传统戏曲 ﹝光明日报﹞
[复制链接]
abcdefg杨荥
abcdefg杨荥
当前离线
积分
21156
发表于 2015-5-1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乐府:现代音乐激活传统戏曲
2015-05-16 03:28:45 来源:
光明日报
http://i8.hexunimg.cn/2015-05-16/175865251.jpg
评弹大师高博文
http://i6.hexunimg.cn/2015-05-16/175865252.jpg
昆曲演员马靖、饶子为
http://i4.hexunimg.cn/2015-05-16/175865253.jpg
昆曲《懒画眉》演出现场
还是那身粉色的旗袍,还是那把弹惯了的琵琶,还是那曲婉转幽怨的《情探》,5月2日晚,舞台上的
上海
评弹团演员陆锦花一如往常。只不过,她的舞台从上海的评弹剧场移到了
北京
的糖果—一个以演出流行乐而闻名的音乐厅。台下近千名观众和网络上两万多名观看直播的网友,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而不是陆锦花熟悉的那些上了年纪的评弹迷。台上,她还多了两位新伙伴—大提琴演奏家宋昭和音乐制作人、担纲钢琴演奏的吴梦奇。
在这场名为“新乐府”的演出中,评弹、昆曲、民歌这些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原汁原味,代表着西方艺术元素的吉他、小号、大提琴、架子鼓,与之碰撞、结合,引来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不少观众坦言,之所以买票来看演出,原本是冲着几位流行音乐界的大腕儿,没想到整场演出下来,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魅力。而这也正是“新乐府”出品人、十三月唱片总监制卢中强的初衷。
唤醒传统文化的基因
评弹,是江南文化的符号。从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再到
张艺谋
的《金陵十三钗》,与江南有关的电影,往往少不了评弹的身影。不必太过浓烈,几声若隐若现的琵琶、三弦,几句曲曲折折的吴侬软语,就能把人拉到那个白墙青瓦、烟雨朦胧的江南。但大多数人对评弹的了解,恐怕也就止步于影视剧中的点滴片段。走进剧场,听上一段完整的评弹,似乎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即使那些从小生长在江南的年轻人,对这种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说唱艺术,也知之不多。
苏州籍音乐人吴梦奇,从小跟随酷爱评弹的外婆生活。那时,家里那部古老的半导体收音机,唯一播放的节目就是评弹。清晨,吴梦奇在评弹声中醒来;白天,在评弹声中玩耍;夜晚,听着评弹睡去。然而,这位在评弹声中长大的苏州人,大学学的是西方声乐,后来开始创作流行歌曲,与评弹渐行渐远。
和吴梦奇类似,卢中强也是在传统音乐的熏陶中长大。因为母亲是黄梅戏演员,在剧团大院长大的卢中强,左耳听着黄梅戏,右耳又传来徽剧、京剧的曲调。但比起传统戏曲,卢中强年轻时更喜欢西方音乐。直到做了20多年的流行乐制作人,过了不惑之年,卢中强才突然发现,戏曲早已融在他的血液里。原来这就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化基因,他迫不及待地想把戏曲的美和他对戏曲的爱与人分享,特别是与传统更加隔膜的年轻人。卢中强深信,只要找到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古老的戏曲也可以被年轻人接受。他把这种新的音乐风格称之为“新乐府”。
很快,卢中强找到了吴梦奇,摸索评弹与流行音乐跨界混搭的可能。随后,陆锦花、宋昭和上海评剧团副团长高博文等陆续加盟。与此同时,在卢中强的号召下,音乐制作人
陈伟
伦召集了古筝演奏家常静、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打击乐声部长刘恒和昆曲演员马靖、饶子为等人,开始进行昆曲跨界的尝试。
跨界带来的化学反应
当回到苏州,走进儿时生活的那条巷子时,评弹声又隐约响起,吴梦奇的评弹记忆被激活了。吴梦奇意识到,面对让人肃然起敬的传统音乐遗产,他所要做的,是要抓住评弹的灵魂,挑选到那些能与评弹韵律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展现江南风情的音色。陈伟伦和他的伙伴们苦苦寻找的,也正是蕴藏在昆曲中的律动。
对于传统戏曲的发掘与再现,需要以对戏曲的理解和尊重为基础,这是所有参与“新乐府”创作的音乐人的共识。跨界是为了再现传统,让年轻人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神韵,不能为了跨界而跨界。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传统音乐究竟应该和哪种风格的音乐混搭,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音乐是不受民族、地域限制的世界语言,无论是西方的电子乐、爵士乐、摇滚乐,还是源自本土的冬不拉、古筝,甚或某些生活中的声音,只要有助于中国传统音乐魅力的呈现,就可以融入“新乐府”的创作之中。
一曲《情探》,陆锦花不知唱过多少次了。寥寥百字的唱词,早已烂熟:“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花谢春归郎不归。奴是梦绕长安千百遍,一回欢笑一回悲……”5月2号的演出,却让陆锦花异常感动。不仅是因为宋昭手中那把大提琴的如泣如诉,还因为在她的演唱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断断续续、讲苏州话的男声。虽然听不大清,但几百年来“花谢春归郎不归”的慨叹,终于有了回响,陆锦花热泪盈眶。那个讲苏州话的男人,就是吴梦奇。
演出前几天,高博文演唱《莺莺操琴》的音频就被放到了网上,短短几天就获得不下10万次的点击。有网友说:“虽然对苏州评弹没什么了解,但这次的编曲很对我的口味,节奏感很强,和咿咿呀呀的古韵居然很搭。中间有一部分,背景乐是城市噪音,有车鸣和建筑工地打桩的声音,那是我熟悉的城市的节奏。听起来就好像一个司机开着收音机,在马路上收听苏州评弹,画面感好强!现代城市的声音与传统美妙的声音巧妙相遇,谁说现代与传统不可融合?”
庞大的“新乐府”计划
对于人称“吴韵一哥”的高博文来说,评弹的“粉丝”其实不少,但问题是观众的年龄、地域太过局限。如何把评弹这样优秀的江南曲种推广到一个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是高博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早在2004年,高博文就参与了音乐人范宗沛制作的专辑《水色》中,古老评弹与现代音乐的混搭,至今仍为很多乐迷津津乐道。进入“新乐府”的创作团队,让高博文又找到了一条新路。
现代需要从传统中汲取养分,传统希望借助现代得以传播。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也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不断碰撞中向前发展的。很多音乐人也都进行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尝试。卢中强对于“新乐府”的设计与别人不同,不是某一传统剧目的完整改编,也不是略含传统元素的“中国风”,既要“原汁原味”,又要易于碎片化的传播,长则10分钟,短则5分钟,通过某些片段的呈现,引起年轻人的兴趣,进而让他们能够追根溯源,体会传统的魅力。
在卢中强的计划中,未来的“新乐府”将从现有的昆曲、评弹,逐步扩展到越剧、黄梅戏、川剧等各个戏曲门类。“新乐府”也将成为一个孵化器,把更多流行音乐家和古典音乐家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这个庞大的跨界音乐工程。
观看完“新乐府”的首场演出,活跃在
美国
音乐界的演奏家汪洪十分欣喜。在他看来,“新乐府”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音乐形态中表现出十足的“个性”,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汪洪也指出,“新乐府”如果作为一种商业演出,需要借鉴美国太阳马戏团O Show、KA Show等商业演出的经验,找到在演出市场取得成功的“共性”,让更多人乐于为这种音乐形式买单。
(本文照片为摄影师郑亮拍摄)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沐水人_ql
沐水人_ql
当前离线
积分
2162
发表于 2015-5-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富慧鑫
富慧鑫
当前离线
积分
10745
发表于 2015-5-1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高家庄主
高家庄主
当前离线
积分
18990
发表于 2015-5-1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川剧游子
川剧游子
当前离线
积分
6990
发表于 2015-5-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zkx397171916
zkx397171916
当前离线
积分
13186
发表于 2015-5-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不懂?现代音乐有那么大的本事能激活戏曲?可疑之至!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自贡论坛
南充论坛
成都论坛
蓬安论坛
营山论坛
走遍四川
南江论坛
麻辣楼市
巴中论坛
2017年川剧奖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