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让学生的天空更为湛蓝
2015-05-12 来源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记者 何杨 冉茂君)
编者按:顺南街小学的科技特色,长乐街小学的川剧特色,城北小学的环保特色,燕山小学的体育特色、晓兰希望小学的德育特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遂宁市各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结合自身历史和现实因素,增强创新意识,坚持不懈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http://www.cellbiolint.cn/uploads/allimg/150512/13162452L_0.jpg
与央视主持人合影
提起川剧艺术,人们想到的总是多年潜心磨练的艺术大师,很少能与活泼好动的少年儿童联系起来,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能够静下心学习、表演川剧的人越来越少。而在遂宁市东南角的一个小学内,这里的孩子们却乐得与川剧作伴,不但对川剧中的生旦净丑如何区分是信手拈来,更是经常在校园里娴熟地练着唱、念、做、打,在参加国内外众多的表演中也是独占鳌头、备受赞誉,用他们稚嫩且热忱的表演展现了川剧艺术独特的魅力。这便是遂宁市船山区长乐街小学。
http://www.cellbiolint.cn/uploads/allimg/150512/13162452L_1.jpg
央视演出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让川剧走进艺体课堂。
长乐街小学虽然办学历史已有百余年,但由于占地面积小,长期偏居一隅,生源差、师资力量老化以及学校硬件设备陈旧成为了学校面临的几大困境,在这种情形下,小学的艺体教育工作更是长期滞后,令人堪忧。学校领导班子在偶然中发现,学校所在的社区具有丰富的川剧资源。一方面是学校紧靠梨园路,距市川剧团仅200多米,学生经常耳闻目睹川剧团演员的训练和演出,对此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另一方面是学校附近有大批的川剧爱好者和川剧观众,学校附近的许多小茶馆里就有业余演员在表演川剧,常常吸引学生在上学、放学过程中驻足观看。此外,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川剧的爱好也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身边的这些孩子们。学校领导认为,川剧是融多门艺术学科的一种综合艺术,也是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综合,因此,学校决定把川剧走入课堂作为艺体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丰富和优化学校艺体课程教学,并让学生了解属于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热爱本土优秀文化。
http://www.cellbiolint.cn/uploads/allimg/150512/131620F56_1.jpg
央视校园春晚演出
与美、音、体全面融合,寓教于乐增添川剧魅力。
某次美术课上,学生们在画脸谱,一个学生用白颜色画了一张脸谱,旁边的同学就说“白颜色的脸是坏蛋,你怎么画了一个大坏蛋啊!我才不画呢”学生们都喜欢用红色、蓝色、黑色、绿色画脸谱,表示自己对好人的爱戴。而在之前,同学们刚刚接触脸谱时不会认识,甚至感到害怕。美术课的老师们就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红脸代表忠诚和勇敢,蓝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奸诈等,孩子们在听过讲解和自己的练习后不仅具备了一些认识服饰、脸谱的能力,美术素养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http://www.cellbiolint.cn/uploads/allimg/150512/131620F56_0.jpg
第55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与参赛选手合影
唱戏与唱歌是有区别的,在小学音乐课中要求发声用气的方法甚至和川剧的唱法完全相反,学校便增设了“唱川剧”这一课目,由教师反复示范唱腔,让全体学生都体会川剧唱腔与音乐唱法的区别,还结合川剧曲牌将语文书中的一些古诗词改编成川剧唱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唱川剧的热情。学校还安排了学生作词填词的环节,将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排练成了川剧节目,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享受自己创作的成果,使其更加领略传统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我的学校进步了,少儿学川剧,节目真热闹,身段功优美,小品逗人笑。学员直接上大学,报纸电视都报道。学生家长齐称赞,特色兴校好!好!好!”这是一段五年级二班学生唐婕创作的唱词《★小好》,对学校开设川剧教课的举措大加肯定。
体育多是用身体和四肢去做各种动作的一项活动,而川剧是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人物,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学校特地创编了一套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抬起我的头,下巴往上提,挺起我的胸,小肚向里缩,伸出我的臂,四肢肩并肩……”通俗的语言易懂易记,课间操时间也让全体学生随着极具川剧特点的音乐到操场上做川剧韵律操,孩子们在感受川剧优美动作的同时,在协调能力、感受能力、控制能力、创编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外,学校开设川剧欣赏课和定期带学生们去市川剧团看演出为孩子们学习戏曲艺术,了解川剧流派风格提供了机会、空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为此喜欢上了川剧这门渐渐遇冷的传统艺术。“川剧真好看,我也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去学川剧,让同学们羡慕我”“变脸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怎么我一点都没看出来,我要是能变脸该多好啊!”“我从此爱上了川剧,每天回家打开电视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一看戏剧频道有没有川剧,没有川剧时,京剧也一样的好看,想不到川剧和京剧这么相似,这么精彩,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在观看了川剧表演后,孩子们纷纷发出了感叹,学习的基础在于兴趣,能让孩子们首先对这门似乎有些枯燥的艺术产生兴趣,对于学校来讲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人才济济川剧艺术特色兴校成效显著
为了发掘更多的川剧人才,长乐街小学与市川剧团联办了业余川剧学校,川剧团的艺术家们经常与学校师生进行交流,并分组训练和培养“尖子生”,截止2008年底,业余川剧艺术学校的学员由最初单一的节目训练发展到现在拥有坐打班、唱腔班、角色班、身段班的综合训练;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0%以上。全校上下掀起了学川剧、学艺体的热潮,学生的艺体素养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