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强在病床上 “等我把父母的养老保险买满,我们就结婚吧。”几个月前,家住内江市中区公园湾19栋2号的廖智强对女朋友许下承诺。
2014年10月,当28岁的廖智强为父母缴清最后一笔养老保险费用时,激动又喜悦的他和女朋友当即决定2015年就结婚。殊不知,一场噩梦正悄悄降临。
11月15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廖智强开始头晕、气紧、胸闷并呕吐不止,随后便被送到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1月18日,经过各种检查,廖智强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 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小伙拒上大学 每天打两份工
今年28岁的廖智强从小酷爱艺术。9年前,中专毕业的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虽然孩子当时只有19岁,但他看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便毅然决定不上大学,出去打工。”廖智强的母亲拗不过孩子,只能同意孩子的决定。
就是这样,当其他同龄人在享受大学的美好时,19岁的廖智强已经奔波在挣钱的路上。他做过餐厅服务员,也卖过保险,当过售楼先生,也在KTV里做过管理。
父母均是下岗工人,没有经济收入;父亲廖明成患有糖尿病,每月需要打针控制;而母亲也患有宫颈癌,必须不间断吃药控制癌细胞扩散;父母年纪也越来越大。考虑到这些,24岁时,廖智强便开始每天打两份工,只为凑钱给父母都买上养老保险。
“每天早上8:30到下午6点,我在房地产公司售楼。下班吃完饭,晚上7点之前我就要赶到KTV上夜班,凌晨一两点才能下班。”廖智强说,“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但想着能为父母买养老保险,我就觉得都值得。”
整整4年,廖智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都劝我不要这么拼命,我也计划等买满父母的养老保险就不再打两份工。”廖智强没有想到,“10月份,我刚为父母买满保险,计划和女朋友明年年初结婚,上天就跟我开了这么大的玩笑。”
■ 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小伙试图放弃治疗
常年的劳累让廖智强有种明显的感觉:身体不如以前了。
10月8日,廖智强觉得有些感冒并伴有拉肚子的症状,一向节俭的他便自己去买了药服用,暂时止住了。就这样,断断续续1个月,拉肚子的症状依旧时常发生。
11月15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廖智强突然觉得头晕、气紧、胸闷并有呕吐等症状,随后他被送进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检查,11月18日,廖智强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下岗之后,我在当保安,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勉强够我的医药费和生活费。”廖智强的父亲廖明成说,“孩子给他妈买了养老保险之后,他妈最近开始每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但也只够他妈的药费。孩子这些年挣的钱,都花在了我们两个的养老保险上了。”
11月29日下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48床,笔者见到面容憔悴的廖智强。尽管身体虚弱,他依然努力地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不要担心。
“孩子在得知病情之后对我说,‘妈妈,我不治病了’,我听着特别伤心,但我们还是鼓励他,我们会想一切办法救他。”廖智强母亲抽泣着,“我都不敢在他面前哭,害怕他看了担心。”
■ 半个月花费数万元
妈妈、女朋友欲捐肾
11月16日起,廖智强开始住院。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每周廖智强还要进行3次透析。住院近半个月,已经花费数万元。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我的病情暂时比较稳定。”病床上的廖智强积极乐观地说:“医生建议我们尽快到华西医院匹配肾源,然后进行移植手术。”
看着病床上的廖智强,廖智强的母亲和相恋一年多的女朋友早已泪流满面。这两个廖智强生命中的重要女人,几乎同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自己的肾换给廖智强。
12月2日,廖智强的母亲和女朋友将陪同他前往成都,对肾源进行匹配。“我们这次上成都,就是想去检查,看看我和他女朋友的肾能不能和廖智强的匹配,如果能匹配上,就把我们的肾给廖智强,一定要救他。”
■ 亲朋好友来相助
社会爱心也涌来
11月29日下午,廖智强的好朋友宁杨杨来到病房,转交给廖智强一些善款。“知道廖智强的病情后,他的同事和朋友开始在网上发帖,希望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宁杨杨说:“昨天晚上,一个朋友12点下班后特意到我家,希望我转交善款,鼓励廖智强努力治病。”
“我们总是想多转发一次,就多一些人看到,多一些人看到就多一份希望。”廖智强的朋友纷纷表示,“我们有信心,廖智强更要有信心。”
据了解,廖智强的父亲廖明成所在的金色夏威夷SOHO物管部,目前正在积极组织为廖智强募捐。
而11月29日傍晚,一位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也为廖智强带来了8000元的善款。“对方说他们是西林寺的,偶然得知了廖智强的情况,善款是向前来进香的市民募捐而来的。”廖明成感动得泣不成声。
为了凑齐更多的治疗费用,廖明成早已到银行试图将家中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拿去抵押,无奈的是,银行告诉廖明成,老房子不能抵押。
廖智强的父母表示:“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先借一部分钱给我们进行治疗,我们可以把房产证抵押给对方。”
廖明成电话:13551510366
短评:
小爱,坚不可摧 大爱,绵延无疆
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对子女无私付出的事例,好像父母对子女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有些子女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还不知道感恩。于是,像廖智强这样懂事、反哺父母的小伙子还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他为了病中的父母能安享晚年,每天打两份工凑钱给父母买养老保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用自己的责任感树立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重病后的他,女友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愿意捐肾给他;朋友为他奔走相告,竭尽全力;社会上素不相识的好心人连夜为他送去救命钱……我想,这些“善果”与他对父母的“孝”、他为人的那份有情有义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如果说家庭之间、亲人之间的爱是小爱,那么廖智强对父母的“应有小爱”引来了社会各界对廖智强的“大爱”。
小爱,坚不可摧;大爱,绵延无疆。
希望廖智强身上的闪光魅力能感染更多的子女,让他们开始感恩父母、让更多的家庭爱意浓浓;更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能给这个28岁的小伙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在“人间大爱”里走得更远、更好、更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