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门关的“3·28”会场(之六)
王文才
夹门关 “3·28” 的会场,打着绑腿,穿着鼻端带花的麻窝子草鞋,在山道上踩出了深深浅浅的脚窝。走到了成都市、德阳市、彭州市、绵竹市、什邡市……走出了四川,走到了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尼泊尔、葡萄牙、尼日尔、波兰、泰国等十余个国家,走向了世界。
千名老外游邛崃·夹关站留影 2014年夹门关 “3·28” 的会场,结合夹门关茶马古道穿场过、600亩彩叶林、国省市县镇乡级茶厂计数十家、10万亩茶海……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又增加了采茶比赛、制茶比赛、斗茶比赛、赏茶、品茶诸多活动的元素。
采茶对山歌比赛
茶艺表演
品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夹门关自古号称“中国黑茶之源”。该纪事碑竖于夹门关鹅项岭“黑茶产业示范园”,龙门山环游驿道旁。
四川骑游队在夹门关“中国黑茶之源”纪事碑前留影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 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 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邛崃县志》记载:康熙曾旨天下,凡国内茶圃,均贡茶入京。一时,全国各地纷纷将极品好茶上贡朝廷。临邛州官刘建国也携本地花楸圃所产的花楸茶上贡进京。品饮会当日,紫禁城流光溢彩,千百家名茶奉至康熙面前,康熙逐一品饮,虽各种名茶均有特色,但始终浅尝即止。直到喝到刚沏好的花楸茶,康熙方才龙颜大悦,连呼好茶。康熙细问此茶出处,茶官告之来自古树林立的花楸茶圃。康熙感其花楸茶香高、味鲜、色翠、形美四品皆全,遂亲笔御赐临邛花楸圃为“天下第一圃”。 天下第一圃 夹门关会场期间,由成都市旅游局、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日报社共同发起的“72小时过境免签成都旅游在行动”系列活动之“千名老外游成都”活动启动,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尼泊尔、泰国等十余个国家的数十位外国友人来到夹门关;由成都市旅游局、德阳市旅游局、彭州市人民政府、绵竹市人民政府、什邡市人民政府组织来自四川部分市州自行车骑游俱乐部的骑游爱好者,沿彭州、什邡、绵竹、都江堰、崇州、大邑等七个地区,经邛崃的文君广场、南街、凤凰大道、黄坝大桥、孔明、下坝、平乐、道佐来到夹门关,在绿色的茶山“海洋”里惊叹: “哇,這里好美。”“这就是中国茶叶吗?怎么采摘呢?”“这是什么茶叶?怎么制作?” “这些茶叶非常漂亮,嫩绿的,还能闻到茶的清香。”…… “中国绿茶讲究一芽一叶,要用指尖将茶树最嫩的一芽一叶掐下,然后放置篮中。”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变身东方采茶姑娘的外国客人们讲解着采茶的讲究……
看我采了这么多 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今日邛崃、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邛崃电视台、四川省旅游局微博、腾讯大成网、四川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夹门关数万人欣赏万亩碧绿色茶园美景,眺望远处烟雾缭绕青山,饱享浸润着传承千年的茶韵飘香,想象千年前夹门关商贾云集繁华,感受博大精深传统蜀茶文化……的“会场”盛况,进行了全面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