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场:相送】
(人心上。四九上。)
人心 (白) 你别拉着我!我有事。
四九 (白) 不行,你非得说有什么事,要不,就得跟我玩去。
人心 (白) 我告诉了你,你可别着急。
四九 (白) 行。
人心 (白) 刚才老师接到我们员外爷一封信,交给二爷啦。二爷拆开一看呐……
四九 (白) 什么事?
人心 (白) 是我们员外爷要二爷赶紧回家。
四九 (白) 啊?你们要走哇!那可不行。
人心 (白) 当初我们员外爷跟我们二爷有言在先,见信就得回去。别说你,就是梁大爷也留不住。我得赶紧回去收拾行李去。让我过去呀。
四九 (白) 不行,我找大爷去,要走,咱们一块走。
人心 (白) 二爷已经跟大爷辞了行啦。
四九 (白) 我不信。咱们一块看看去,走。
人心 (白) 走。
(人心、四九同下。开二道幕。祝英台、梁山伯同上,人心挑行李、四九牵马同上。)
四九 (白) 二爷您倒是快点走呀!
祝英台 (白) 你二人先行,前途等候我们就是。
四九 (白) 对。
(四九向人心。)
四九 (白) 咱们先走,柳荫那儿等着去。
梁山伯 (白) 四九,你二人好好行走,不要顽皮。
四九 (白) 知道。
(四九、人心同下。)
祝英台 (白) 梁兄请。
梁山伯 (白) 贤弟请。
(念) 云山叠叠,
祝英台 (念) 江水茫茫,
梁山伯、
祝英台 (同念) 弟兄分别各一方。
梁山伯 (南梆子) 想当初我把书馆来上,
绿柳红杏好风光。
邂逅相逢叙乡党,
就如手足共爹娘。
伯父严命难违抗,
贤弟接信归心忙。
但愿平安把路上,
一路平安转回乡。
祝英台 (南梆子) 梁兄情义实难忘,
亲身送弟下山岗。
兄攻书伯母娘在家谁奉养?
为何不娶一妻房?
梁山伯 (南梆子) 一心读书立志向,
书中自有美姣娘。
(白) 贤弟,
(南梆子) 弟本书香门第有名望,
想必早已订妻房。
祝英台 (南梆子) 一句话问得我无言讲,
(西皮二六板) 他怎知我是女红妆?
本待把终身事儿对他讲,
猛想起临行时父命有三桩。
事要三思休鲁莽,
话到舌尖暂隐藏。
(白) 梁兄!
梁山伯 (白) 贤弟!
祝英台 (白) 想弟年纪还小,要的什么妻房!呀,梁兄!看今日天气晴和,你我弟兄二人沿途吟诗,以话衷肠如何?
梁山伯 (白) 愚兄才疏学浅,不比贤弟满腹文章,只怕对不上。
祝英台 (白) 梁兄忒谦了。
梁山伯 (念) 无题文章不好想,
祝英台 (念) 且将风景咏诗章。
梁山伯 (白) 贤弟。
(西皮摇板) 兄送贤弟到池塘,
金色鱼儿一双双。
祝英台 (西皮摇板) 它好似比目鱼儿相依傍,
弟兄分别诚感伤。
(白) 咳!
梁山伯 (白) 贤弟为何长叹?
祝英台 (白) 触景生情,不觉长叹。啊梁兄!
梁山伯 (白) 贤弟!
祝英台 (白) 你看那鱼儿游来游去,它们总也不肯分离。
梁山伯 (白) 是啊,只要无人垂钓,这池塘内都是它们的快乐天地。
祝英台 (白) 但愿你我弟兄也能如鱼儿一般才好。
梁山伯 (白) 贤弟。你看那前面啊!
(西皮摇板) 微风吹动水荡漾,
漂来一对美鸳鸯。
祝英台 (西皮摇板) 形影不离同来往,
两两相依情意长。
(白) 梁兄,你看那鸳鸯成双作对,好不逍遥自在。未知你我能否比得它们?
梁山伯 (白) 哎,雀鸟怎能与人作比?
祝英台 (白) 它们是一对,我们是一双,怎么比不得?
梁山伯 (白) 它们是雌雄一对,犹如夫妻一样;你我乃是弟兄,怎能比得?比不得。
祝英台 (白) 怎么,不是夫妻就比不得?
梁山伯 (白) 比不得。
祝英台 (白) 唉!
(祝英台背躬。)
祝英台 (白) 真是人儿不如鸟乎?
梁山伯 (白) 贤弟,贤弟,你看那旁有座古庙,你我急行几步,庙中歇足,再走如何?
祝英台 (白) 就依梁兄。
(梁山伯、祝英台同进庙。)
梁山伯 (西皮摇板) 弟兄双双进庙堂,
金童玉女列两旁。
祝英台 (西皮摇板) 他二人分明夫妻样,
谁来撮合一炉香?
梁山伯 (白) 噢,这金童玉女是永远不能成为夫妻的呀!
祝英台 (白) 怎么?他们永远是不能成为夫妻的么?
梁山伯 (白) 正是。
祝英台 (白) 嗳!梁兄,你看那边供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还拿着一根红绳,他是哪个?
梁山伯 (白) 噢,这是月下老人,专管男女婚配之事。
祝英台 (白) 既是月下老人,为何不用红绳把他们系成一对呀?
梁山伯 (西皮摇板) 月老虽把婚姻掌,
有情人才得配成双。
祝英台 (西皮摇板) 泥塑木雕是偶像,
不解人间凤求凰。
梁山伯 (白) 贤弟,像你这样人品,将来还少淑女为配么?
祝英台 (白) 有道是:“淑女配才郎”,小弟无才,只怕配不上。
梁山伯 (白) 配得上!
祝英台 (白) 配不上。
梁山伯 (白) 一定配得上啊!
(西皮摇板) 弟兄双双出庙廊,
鲜花开得满树香。
祝英台 (西皮摇板) 有花堪赏直须赏,
莫待无花……
(白) 梁兄。
(西皮摇板) 空断肠。
梁山伯 (白) 贤弟你来看!
(西皮摇板) 兄送贤弟到井东,
井中照见好颜容。
祝英台 (西皮摇板) 有缘千里里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逢。
梁山伯 (西皮摇板) 兄送贤弟到河坡,
漂来一对戏水鹅。
祝英台 (西皮摇板) 雄鹅不住前面走,
雌鹅后面叫哥哥。
(白) 哥哥。啊,啊,要过河了。
梁山伯 (西皮摇板) 兄送贤弟到溪旁,
独木桥儿窄又长。
来来来弟兄二人把桥上,
(梁山伯上桥。)
梁山伯 (白) 贤弟。
(西皮摇板) 水急桥窄要提防。
祝英台 (西皮摇板) 独木小桥在动荡,
头昏眼花心内慌。
梁兄快走休阻挡,
梁山伯 (白) 不忙,不忙啊。
(梁山伯、祝英台挽手同过桥。)
祝英台 (西皮摇板) 人家着忙你不忙。
梁山伯 (白) 我是怕你失足落水,哪里是阻挡你,哪个又在不忙啊?
祝英台 (白) 哎呀,你呀,够了哟!
梁山伯 (白) 贤弟,柳荫将近了。
(祝英台一惊。)
祝英台 (白) 怎么?已到柳荫了么?
梁山伯 (白) 正是。
祝英台 (白) 如此梁兄请回,不必远送。
梁山伯 (白) 弟兄情重,还要再送一程。
祝英台 (白)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送也罢。
梁山伯 (白) 贤弟呀!
(西皮摇板) 柳荫成行已在望,
抚今思昔意彷徨。
祝英台 (西皮摇板) 柳荫依然旧日样,
弟兄顷刻各一方。
(白) 梁兄!
梁山伯 (白) 贤弟!
祝英台 (白) 你我弟兄二人,昔日柳荫结拜。今日柳荫话别,不知后会何期?
梁山伯 (白) 有道是:“月有圆和缺,人有聚和别”。今日弟兄暂时分别,后会之期定在不远。
祝英台 (白) 但愿如此。
(西皮流水板) 隐语他不仔细想,
再无妙语作比方。
举目抬头四下望,
坟前双碑是文章。
(白) 梁兄。看那旁有座坟墓,为何双碑并立?
梁山伯 (白) 在哪里?
祝英台 (白) 梁兄请看。
梁山伯 (白) 想必是夫妻合葬,故而双碑并立。
祝英台 (白) 你我弟兄日后也葬埋一处才好。
梁山伯 (白) 嗳!那如何使得?
祝英台 (白) 使得,使得。
梁山伯 (白) 使不得,他们乃是夫妻,理应合葬;我们乃是弟兄,哪有合葬之理?使不得。今日弟兄分离,理应好话多说。你,怎么今日你有些精神恍惚,言语颠倒?莫非……
祝英台 (白) 啊!梁兄……我有千言万语,怎么也说它不出啊?
梁山伯 (白) 贤弟,你要前途珍重了!
祝英台 (白) 啊,前途珍重?
(西皮流水板) 梁兄性情太直爽,
枉费我千言万语打比方。
本待不把实言讲,
一片心事付汪洋。
难坏人这阵无计想,
梁山伯 (白) 贤弟为何不走?
祝英台 (白) 走,走。
(西皮流水板) 猛然一计想心上。
假言九妹闺阁长,
做一个换柱来偷梁。
(白) 梁兄。
梁山伯 (白) 贤弟。
祝英台 (白) 三载同窗犹如手足。今日又劳远送,情深义重,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梁山伯 (白) 贤弟有何金言,就该临别赠我。
祝英台 (白) 弟有一九妹待字闺中。倘蒙不弃,愿结丝罗之好。不知梁兄可能应允?
梁山伯 (白) 怎么贤弟还有一九妹呀?
祝英台 (白) 我……我有一九妹,如能与兄结为姻亲之好,你我才能长久相聚呀。
梁山伯 (白) 贤弟作伐,兄哪有不允之理?只是为兄与令妹未有一面之缘,不知令妹她意下如何?
祝英台 (白) 梁兄但放宽心,弟与九妹乃是双生兄妹。不但面貌相同,而且性情一样。小弟应允就如九妹当面允婚一般。
(梁山伯欢喜。)
梁山伯 (白) 哎呀,惟恐高攀,有误令妹终身。
祝英台 (白) 梁兄不必谦逊,但愿梁兄早日邀媒下聘,免得小弟悬望。
梁山伯 (白) 愚兄谨记。百日之内,必定过庄拜访。
祝英台 (白) 如此专候梁兄。
梁山伯 (白) 兄这里记下了。
四九、人心快来。
(人心、四九同上。)
祝英台 (白) 小弟要拜辞了。
梁山伯 (白) 恕愚兄不远送了。
(唱) 聚散天涯似转蓬,
祝英台 (唱) 伯劳飞燕各西东。
梁山伯 (唱) 人生只有离情重,
梁山伯、
祝英台 (同唱) 今夜相思两处同。
(祝英台、人心、梁山伯、四九自两边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