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江市把扶持残疾人就业,作为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全市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全市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较2013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到61.87%。 一、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针对残疾人就业能力低这个主要制约因素,内江各级各部门把改善残疾人家庭就业能力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抓手。一是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最大程度消除残疾人就业的生理心理障碍。全市建立了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配发制度和残疾人免费假肢(矫形器)装配制度,每年投入175万元,为近600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改善就业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创业知识培训。全年投入了100多万元,开展常年免费残疾人技能培训,开办10期实用技术培训1840人,开办残疾人及家庭创业培训5个班次200多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残疾人创就业能力。三是开展对残疾人家庭及子女的职业教育阶段的助学。对360多名残疾人大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实施“圆梦计划”,发放助学金40多万元,为残疾人更高层次就业提供帮助。 二、建立残疾人创(就)业扶持长效机制 为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全市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市残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内江市残疾人创(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120万元,扶持残疾人的创、就业,全年已有50多名残疾人在扶持下实现创业和个体就业。二是市残联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益性岗位选聘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干事的通知》,目前各县(区)残联正在进行情况摸底,并积极与人社局、财政局衔接,力争尽快到位一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专干。 三、开展多种形式创业就业扶持工作 一是建立残疾人创就业示范基地。结合内江市创业城市建设工作,在东兴区建立内江市残疾人创就业孵化基地,投入100多万元,孵化出5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分基地,带动11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残疾人4000多人次,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二是依托项目开展面上的残疾人就业扶持工作。利用扶贫贴息贷款,贴息2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和残疾人发展生产,带动200多户残疾人就业;三是开展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发放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直补资金240多万元,扶持2500多户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通过建立残疾人集中个体就业、庇护性就业和从事家庭手工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就业形式。截止目前,已扶持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35567人,占2.728万人目标任务的130.38%,投入资金779.981万元。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内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残保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安置就业、集中规模就业、个体就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